“多亏了巡察组的同志,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小区危墙这个老大难问题。”一个多月前,市委第五巡察组进驻于洪区迎宾路街道沈大路社区,通过深入摸排、着力推动,使小区路面坑洼不平、凉亭漏雨、围墙破损、环境脏乱等问题相继得到解决,社区居住环境整治按下了“快进键”。
扎实开展对村(社区)巡察,精准刺中基层治理的“末梢病灶”。市委高度重视基层问题和群众身边问题,采取市委提级、市县联动、区县交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对村和社区巡察工作。今年4月9日,十四届市委第七轮巡察派出了2个巡察组,对16个重点村、14个重点社区开展提级巡察。各巡察组从民生问题着眼,把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紧盯资金资产资源、生产生活生态、党务村务财务等突出问题,通过边巡边改、立行立改,积极回应群众所愿所盼。
进驻当日,市委第六巡察组来到于洪区三家子街道新光村,通过与村民们拉家常发现,全村40余名留守老人中,有半数说不出“包户干部”的名字,家中也没有“关爱联系卡”。当巡察干部推开一户空巢老人的屋门时,老人把自己的苦恼向巡察干部一股脑儿说了出来:“因为电路故障,我家里已经停电好几天了,电饭锅都用不了。”巡察干部随即向村干部了解情况。经走访核实情况后,巡察组当即形成立行立改问题清单,督促村党支部履行主体责任,抓好整改落实。当天,村党支部就协调电力部门对全村老化电路进行检修。新光村还迅速启动“亮灯行动”,梳理空巢老人信息,建立“一人一档案”和“三级包联”机制,村“两委”每人结对10户,每周至少上门一次。“现在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阅‘空巢老人关爱台账’,对于电路维修、药品代购等诉求,都会在及时解决后逐一销号。”村支书说。
与此同时,13个区县(市)对75个村、74个社区的联动巡察也相继展开。巡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诚倾听民意、用行动温暖民心。法库县委巡察组以“坐炕头、趟地头、唠家常”等方式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村文化活动场所、民生工程现场实地走访,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走访元宝堡村时,村民反映的主路边沟堵塞导致雨水倒灌入村冲毁菜园、院墙的问题,引起了巡察组的注意,立即启动了立行立改程序。在巡察组的督促下,相关部门制定了“清淤疏浚+管网升级+加固防护”的综合治理方案,清理边沟淤泥杂物,拓宽加深排水渠道,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查,重新规划排水走向并增设排水沟。目前,该村主路边沟已经彻底畅通,新增的排水管网也有效提升了防汛能力。
截至5月中旬,市县两级对村(社区)巡察组共推动立行立改问题55件。
市委巡察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对村(社区)开展巡察时,巡察组既注重发现当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注重压实主体责任,建章立制、系统施治,通过立行立改推动解决民生实事,通过边巡边查形成巡中震慑,进一步强化实践探索,用好用活对村巡察“金点子”,发挥巡察综合监督作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下一步,还将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着力推动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督促整改落实,让巡察成果更多更长远惠及人民群众。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