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沈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
时间:2021年08月25日来源: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字体: ] 打印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1年08月25日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沈阳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持续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明显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文旅资源潜力进一步释放,竞争优势不断彰显,文旅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新态势。

  (一)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完成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等广电工程。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乡村5公里文化圈建设初具规模。按计划推进沈阳博物馆、沈阳杂技城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完成沈河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查、沈北新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沈阳市少儿图书馆新馆一期工程验收等工作。

  文化遗址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文物依法依规保护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拥有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53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60031件(套),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500余处。实施《沈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北大营营房旧址、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永安石桥、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被国家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启动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等20处文物修缮与发掘。非遗传承取得新发展,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达221个,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9名。

  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创排京剧《青天道》《战沈州》《关东女》《将军魂》、评剧《宝玉和黛玉》《霓虹灯下的哨兵》《梁祝》《奉天—1932》《过大年》、话剧《奉天北市场》《雨夜》《奉天战俘营》《国徽》《战国红》、歌舞剧《沈阳恋歌》及综艺演出《辉煌历程》《岁月如歌》《沈阳印记》等。原创评剧《黄显声》荣获辽宁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杂技剧《熊猫—寻梦之旅》《炫彩中国》赴南美等地演出超200场。

  文化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壮大。全市共有文艺表演团体141家、演出场所经营单位69家、娱乐场所780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269家、市属出版社3家、报社21家、期刊38家、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66种、印刷企业780家、出版物发行单位685家。

  (二)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末,全市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1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全市有国家级旅游景区11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旅行社317家,星级饭店50家,星级民宿62家。十三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旅游总收入和旅游人数等指标逐年递增,2019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达875亿元,接待游客9510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和15.2%,创历史新高。

  (三)文旅融合发展情况

  组建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落实机构改革工作。推出8条重点文旅线路,初步形成了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为主导,多种文化和休闲旅游产品为支撑的文旅产品体系。盛京皇城文化旅游区A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905文化创意园、红梅文化创意园等一批工业文化创意综合体,以及宝马、蒙牛等工业文化旅游景区已成网红打卡地,沈阳故宫的文创产品研发销售屡创新高,和平区图书馆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文旅功能融合试点单位。

  二、“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市文化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但对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健全,标准化程度不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均衡。二是文旅资源发掘整合不够,具有地域特色、品牌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旅游产品、景区服务和品牌赛事较少。三是文化旅游市场主体数量偏少、规模较小,缺少领军企业。四是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融合效益有待提升,资金投入渠道单一。五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缺乏。六是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数量偏少,高端创新型人才紧缺。

  三、“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业发展形势研判

  “十四五”期间,沈阳处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文化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

  (一)“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经济加速下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经济转型、增长换挡和新型社会治理架构建设处在交替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方位冲击文化旅游业,传统旅游业遭受重创。

  (二)“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服务类消费占比明显上升,文化旅游新业态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将形成超大规模市场,科技支撑让文化赋能形式拥有更大空间,文化旅游业将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以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文旅融合”“转型升级”和“创新突破”作为基本理念,以“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为主线,推进沈阳文化旅游业实现全域全要素融合发展,构建“东山西水,北美南秀”全域旅游城市发展新格局,打造文化强市,助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二、基本原则

  ——坚持文化传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以文化城、以文化乡,推动沈阳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作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点,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获得感。

  ——坚持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推动文化和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拓展优化文化旅游产业链,增强文化旅游发展新动能。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创环境,市场主导增活力,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建设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生态价值导向,探索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的沈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三、发展定位

  ——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坚持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全面展示沈阳文化新气象、发展新成就、建设新风貌。整合全域文旅资源,链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各城市特色优势,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带动沈阳文化旅游业发展模式转变,逐步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城市。

  ——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以文化创意串联沈阳文化资源;以创意理念引领文化发展;以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带动沈阳增长方式创新,高度契合沈阳聚焦高质量发展、谋求人民幸福的发展主题,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国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生态、人文、区位等特色和优势,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强化特色、高点规划、提升品质、塑造品牌,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将沈阳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完善新型文旅消费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文旅消费发展,提升文旅消费产品供给质量。加快建设文旅新型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文旅消费服务保障能力,发展数字文旅消费业态,打造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四、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总体目标:集聚全社会要素、创新全时空体验、精细全过程设施、满足全方位需求,实现沈阳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产品供给力、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国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地位初步形成,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旅游发展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促进文化强市建设。

  具体目标:

  ——文化事业。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高,文艺精品创作能力显著增强,一批新创排剧目可冲击国家、省“五个一”工程及文华剧目奖。让艺术走进市民。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建设城市书房、城市书屋。培育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品牌,推进非遗“五个一”项目建设,打造特色非遗“一区一品”格局。

  ——文物保护。理顺文博体制,深化机制创新,完成百馆工程、文物建筑可阅读工程、文物档案提升工程等建设工作,完成12处濒危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推进“百件文物里的沈阳大历史”、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工作进程,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升级,促进文物保护事业全面繁荣。

  ——生态旅游。以实施“12345”重大项目工程为牵动,推动建设13+N旅游片区街区、20个重点文旅生态项目、30个特色文化旅游示范乡村、100家省级精品民宿。打造片区街区联动、美丽乡村联线、景城一体的城乡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文旅产业。文旅品牌影响力显著增长,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科技赋能驱动增长充分呈现,乡村旅游振兴成效显著,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支柱地位日益巩固。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达10%,旅游产业年均增速达10%,文旅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超过6%。

第三章发展布局

  按照“重点集聚、廊道生长、全域渗透”的发展路径,围绕“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三条主线和“一核三带四极五廊”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探索区域发展一体化、城市空间全景化、产业要素集聚化、游客体验人性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的“东山西水,北美南秀”全域旅游城市发展新格局。

  一、一核突破

  都市文旅核。包含市内五区,分为四大板块。

  (一)盛京皇城文化旅游板块

  以盛京皇城综合保护利用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核心,充分利用“老建筑、老胡同、老字号、老故事”等特色资源,推进实施孙祖庙、耳朵眼、三益等36个景观提升,头条、官局子等6条特色胡同修缮,正阳街、朝阳街、通天街、九门路、井字街等14个街路综合提升等工程。打造6个主题商业街坊、18个高端文化院落,实施16个资源活化和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打造盛京皇城博物馆群,筹建红楼群民国历史文化专题展体验区,修缮改造满铁奉天公所。升级完善盛京皇城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要素配套工程,重点实施景区综合管理工程、慢行交通提升工程等8项工程,推进沈阳皇城里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

  (二)“北市记忆”文化休闲板块

  以老北市、中山路、太原街、沈阳站为核心,联动南京街,开展老北市旅游片区建设。深化老北市文化商贸特色街区、南市场“858”生活休闲文化街区、太原街都市商贸休闲街区、满融领事馆休闲街区等特色街区建设。串联中山路周边18栋历史性建筑,建设民俗主题博物馆,打造以博物馆、民俗商业步行街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休闲产业,以老边饺子馆、李连贵熏肉大饼等为代表的民族、民俗特色美食产业。重新打造沈阳大戏院、评剧院、大观茶园,开发以唐派京剧、“韩花筱”评剧、东北大鼓为核心的民俗文化演艺产业,积极发展民俗文化培训、民俗文化会展业。

  (三)都市工业旅游板块

  以大东路片区为核心,重点打造肇新窑业商务博览园、和睦路工人文化小镇、七二四红色文化生态体验区、汽车运动文化公园等国家级文化地标,以及东贸路储运文化街、1662酒文化街等省市级文化地标。以沈阳工业博物馆为龙头,打造卫工街工业文明景观轴,串联1905文创园、奉天记忆文创园、红梅文创园、奉天工场平台式融合工业园、劳动公园、仙女湖公园、工人村生活馆、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形成工业文化展示、工匠精神风貌、工人生活生态三大片区,建设工业文化遗址公园。

  (四)环北陵历史遗迹旅游板块

  以北陵公园、新乐遗址博物馆为核心,聚合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沈飞航空博览园、汉卿体育场旧址、三台子工人村、北塔、卷云牧场等文旅资源,打造环北陵历史遗迹旅游板块。引入传统手作、沉浸体验等多种业态,推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金昌北斗巷、泰山路城市书房等项目建设,完成“塔湾夕照”舍利塔文旅休闲产业示范区创建工程。

  二、三带联动

  “三带”为浑河文化体育旅游带、辽河休闲文化旅游带、蒲河休闲文化旅游带。

  (一)浑河文化体育旅游带

  按照“三核四段区八大文旅集聚区”的公共文化空间构架,串联天柱排青、浑河晚渡、浑河之夏、国际赛艇运动基地、品牌赛事、浑河夜游、浑河系列大桥、沈水湾公园、和平电子竞技及足球运动基地、K11购物艺术中心及沈阳新世界博览馆、融·InBox集装箱小镇项目、长白艺术空间群、郎朗钢琴广场、宝马汽车景区、西峡谷景区等百里浑河特色资源,打造中国北方都市生活与滨河发展的典范。重点推进国际赛艇运动基地项目建设,持续举办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马拉松、冰雪系列赛等特色活动。

  (二)辽河休闲文化旅游带

  以辽河为主线,串联辽河国家湿地公园、七星湿地公园、七星山旅游风景区、柳河湿地公园等文旅资源,打造辽河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协助开展辽河国家公园创建,力争将兴隆寺、禹王园、辽河渡口等历史遗存复建规划纳入国家公园总体战略。推进以祺州城、大辽盛世、卧龙湖为核心的辽金文化旅游片区建设。

  (三)蒲河休闲文化旅游带

  以蒲河为主线,串联蒲河生态廊道、冬雪湖公园、石油文化博览园、辽中蒲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文旅资源,打造蒲河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开展房车营地等休闲新业态规建和仙子湖、珍珠湖等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工作,推进沈阳汉夏中医药文化产业园民宿、辽中一品汤泉生态度假酒店、辽中厚德煮酒酒文化工厂等项目建设。

  三、四极驱动

  包含浑南、于洪、沈北、苏家屯,承接城市中心功能和市场外溢,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山地度假、乡村体验、滨湖休闲、生态康养为主,发展文旅新业态。

  (一)东部山地度假极

  以棋盘山为核心,重点推进棋盘山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推进沈阳植物园、沈阳国家森林公园、鸟岛、浑南中央公园提质升级,推进沈阳自然博物馆、沈阳万科冰世界、沈阳牡丹园、盛泰园、十里芳华民宿综合体、拾光逸站—北沟小筑共享农庄等项目建设。

  (二)西部滨湖休闲极

  重点完成沈阳奥悦冰雪及水上体育综合体、大转湾村特色民宿、永安桥民族风情一条街等项目建设;开发永安桥等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文创产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转化;培育启点89号文创艺术园区、阳光100凤凰街文化创意街区。

  (三)南部乡村体验极

  推进沈阳铁路陈列馆、恒大文化旅游城、北京格物教育文旅小镇等项目建设,完成以杨城寨生态园、马耳山等景区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片区建设,开发辽绣、焦家酒、剪纸、彩绘、泥塑等非遗产品,重点保护开发魏家楼子汉代遗址、日俄奉天会战沙俄阵亡将士碑、虎皮驿城址等文物资源。

  (四)北部生态康养极

  推进稻梦空间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沈阳怪坡风景区提升、恒大高科农业基地、北汤国际康养小镇、新城吾悦广场、融创怪坡滑雪康养四季小镇等重点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协助开展石佛寺历史文化名村建设。

  四、五廊延展

  以中心向外辐射的沈康、沈新、沈辽、沈苏、沈抚五条旅游廊道为骨架,连接辽中、新民、法库、康平,联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城市,串联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业一体化发展。

  (一)沈辽文化旅游廊道

  以京沈高速为纽带,串联铁西、辽中,联动盘锦。依托杨士岗镇、刘二堡镇、冷子堡镇、养士堡镇等,推进集生态观光农业、温泉旅游、康养旅居、度假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康体旅游区。

  (二)沈新文化旅游廊道

  以沈阜高速为纽带,串联于洪、新民,联动阜新等辽西北地区。新民段打造休闲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带,重点完成沈阳湿地景观园等项目建设,推进新民市红岭村“打响民间抗日第一枪”的红色抗日教育基地、法哈牛镇小英雄纪美焕纪念馆建设工作,协助开展公主屯镇辽滨塔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开发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线路。

  (三)沈康文化旅游廊道

  以沈康高速为纽带,串联沈北、法库、康平,联动铁岭、蒙东地区。康平段推进卧龙湖风景区提质升级、祺州水镇、沈阳卧龙湖(天沐)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法库段重点建设现代景观农业观光廊道,推动以巴尔虎山、辽代风情小镇、白鹤楼景区为依托的辽文化旅游廊道,以桃山白酒、辽宁特色白酒小镇为依托的酒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推进唐英博物馆、辽文化博物馆、“鱼梁”体验场景等项目建设。

  (四)沈苏文化旅游廊道

  以沈本产业大道为纽带,串联浑南西部、苏家屯,联动本溪。重点推进沈阳铁路陈列馆国家AAA级景区创建、恒大文化旅游城等项目建设。

  (五)沈抚文化旅游廊道

  以沈抚大道为纽带,串联浑南东部世博园、棋盘山,联动抚顺热高乐园、大伙房水库。重点推进东南山区现代农业旅游观光项目建设。

第四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打造文旅融合的公共文旅服务新模式和新体系,推动设施覆盖便利化、服务内容品质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使城乡居民和游客更好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生活,激发文化热情,增强精神力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文化强市。

  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旅游设施网络建设

  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投入,推动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均衡配置,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推进沈阳妇女会馆、沈阳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点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引入社会力量打造“城市书房”、“城市书屋”,打造“15分钟阅读圈”。计划每个区、县(市)至少完成1—2个城市书房,每个街道完成1个城市书屋建设。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为抓手,布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建立联动机制。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完善旅游智慧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新空间。

  二、培育特色化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推动设立全民艺术普及月,举办全民艺术节。健全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加强基层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建设,引导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唱大戏。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和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全民阅读推广人和全民艺术普及推广人培育计划,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书评人等积极组织阅读推广和艺术普及推广等活动。

  三、完善普惠性公共文化服务帮扶机制

  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全民阅读和全民娱乐健身等“种文化”活动。推动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结对子·种文化·结硕果”帮扶活动、文化演出进乡村、戏曲进乡村、文化培训进乡村等活动的支持力度,确保市级每年完成400场以上。加强面向老年人、少年儿童、弱势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服务。

  四、推动文艺创作提质升级

  提升优秀原创影视作品孵化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实现新创复排60场剧目,创排杂技剧《忆·华年》、话剧《激流勇进》,复排京剧《关东女》、评剧《过大年》《镌刻》、音舞诗画剧《沈阳印记》、话剧《国徽》、综艺晚会《建党百年主题晚会》、交响乐《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优秀剧(节)目,力争推出1部剧目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或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实施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大活动主题创作。强化大剧院、小剧场、重点景区等演出阵地建设,提升盛京大剧院“钻石璀璨”高雅艺术品牌,打造《沈阳印记》旅游综艺演艺IP。打造沈阳艺术节、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沈阳交响乐团等艺术品牌,扶持民营艺术机构品牌打造。

  五、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出台《沈阳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施意见》等政策,提高国有文艺院团资金保障,依据国有文艺院团功能定位和院团性质分类推进改革。沈阳京剧院、沈阳评剧院可开展有偿演出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公益事业发展。沈阳演艺集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着力打造市场竞争力强劲的骨干文化企业。转制国有文艺院团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运营机制。健全优秀剧本创作扶持机制,加强对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工业题材等剧本孵化创作扶持。实施沈阳市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鼓励采取改(扩)建、新建、租赁、委托经营等方式,科学合理增加剧场数量和观众座席数。鼓励国有剧场改造可兼容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等业态。通过购买演出、发放惠民券等方式,培育壮大演出市场。鼓励国有文艺院团舞台剧目生产与特色旅游产品衔接融合,开发旅游景区常态化演艺项目。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人才建设,建立健全演出激励、收入分配激励、日常考核等机制,科学核定事业单位编制,放宽对戏曲杂技等专业人才参加公开招聘的政策限制,合理确定演职员的收入、职称和福利等保障,打造高素质艺术人才梯队。

  六、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

  推动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广电5G发展,加快建设集智慧广电、移动通信、万物互联于一体的新型信息化基础网络,形成市、县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全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应急广播平台、网络和终端建设,健全应急信息采集发布机制。

第五章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强化城市特色风韵风貌

  传承沈阳城市历史文脉,挖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涵,构建全覆盖、更完善的保护体系。推动沈阳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盛京名城价值特色。强化沈阳古城风韵、现代风貌,提升沈阳城市活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做好考古和历史文脉研究

  加强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的要求,推进基本建设项目考古勘探前置工作,确保地下文物安全。适时开展石佛寺城址、叶茂台北山遗址等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积极参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课题,推进《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盛京城考古》的编写出版。开展沈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研究,出版沈阳历史文脉研究系列成果。

  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加强对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管理,对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划定范围,对重要的不需保密的不可移动文物设立标志碑或标志牌,讲好文物故事,丰富名城内涵。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开展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张学良旧居、同泽女子中学、南满医学堂旧址等文物修缮工程,实施满铁奉天公所旧址、奉天咨议局旧址、大亨铁工厂办公楼旧址、盛京三陵总理衙门、江浙会馆、吉祥寺等濒危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工程。筹建肇新窑业陈列馆、沈阳市民族工业文化博物馆、大东区史陈列馆、帅府红楼群历史文化体验区、沈阳故宫馆藏珍品陈列馆。开办考古冬夏令营、沈阳考古讲堂、考古成果巡展、“云考古”等活动,培育“漫画一起考古吧”科普品牌,打造文物旅游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实施文物建筑可阅读工程、“百件文物里的沈阳大历史”工程。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激发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建设,建立非遗数据库,有序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和数字化保护工作,抢救性保护濒临消失、活态传承较为困难的代表性项目,实现挖掘保护非遗代表性项目达到260个、代表性传承人达到220人的目标。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一”项目(即非遗一馆一展一街一园一基地项目),建设集非遗展示、收藏、研究、传承、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博物馆;举办沈阳非遗博览会,搭建非遗产业发展平台,打造非遗博览会品牌;引导非遗项目融入文化街区和夜经济活动街区,推进体验沉浸式非遗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引导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向北市场和中街集聚,推进非遗产业园区建设;推进非遗传习基地建设,打造宣传、展示和传承服务平台。促进非遗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相结合,推进非遗活化应用和生产性保护,研发生产衍生品,培育一批沈阳非遗品牌产品。新增30个非遗传习基地,推进师徒传承、群体传承和建立工作室等多种形式的传承活动,开展“百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百项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加强新生代传承人的发现和培育,提高传承人群传承能力。

  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开展革命文物固本强基行动,编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建立革命文物日常管理台账,公布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实施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实施北大营营房旧址、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雷锋生活旧址等革命文物修缮工程,完成北大营抗战遗址陈列馆建设。培育以革命文物为支撑的研学旅行、体验旅游路线和文创产品开发。

  五、加快博物馆建设

  出台沈阳市非国有博物馆事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重点推进沈阳故宫博物馆扩建项目、新乐遗址博物馆扩建项目、沈阳工业博物馆建设项目、沈阳博物馆建设项目、沈阳非遗博物馆建设项目、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改陈提升项目、沈阳自然博物馆建设项目提升项目、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提升工程、沈飞博览园提升项目等十大特色品牌博物馆提升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期,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国有、非国有博物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百馆之城。策划高品质博物馆研学、体验和休闲旅游项目,继续做好“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等知名文化品牌活动,鼓励文博单位多种形式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到2025年,沈阳市各类博物馆达到100个以上,其中包括40个省级认定博物馆。

第六章创新发展文旅产业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推动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实现集群发展、跨界融合、品牌引领,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一、建设文旅创意产业体系

  (一)改造提升文旅产业“老字号”

  推动传统文旅产业科技应用与升级,促进文旅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利用,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活起来”。推动京剧、话剧、评剧、相声、杂技等戏剧曲艺的当代表达,促进传统艺术精神密码和艺术魅力赓续传承。鼓励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在互联网平台开展演播。鼓励传统线下文旅行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合作,推广流量转化、体验付费、服务运营等模式。

  (二)深度开发文旅产业“原字号”

  依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冰雪文化等原有文旅资源优势项目,通过市场导向、产业融合、科技赋能实现文旅产业创新。依托沈阳故宫博物院等历史文化资源研发文创产品。围绕推进铁西旅游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登山、滑雪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生产制造产业。依托“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沈阳工业博物馆、沈飞航空博览园、沈阳铁路陈列馆等工业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学旅行产业链。

  (三)培育壮大文旅产业“新字号”

  培育壮大线上演播、云展览、数字艺术、创意设计、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旅业态,充分运用动漫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听等产业形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数字文旅品牌,支持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发展。推动文旅产业领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四)创新构建文旅产业生态体系

  建设文旅创意产业载体,完善1905文化创意园等重点园区规划布局,推进31街区文化创意园项目、铁锚1956文创园、喜园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强文旅地标群建设,推动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培育文旅创意产业主体,重点培育工业设计、广告服务、建筑设计等设计服务企业,互联网文创、数字电视、文化软件服务等信息服务企业,数字出版、影视产业等现代传媒企业,以及动漫游戏企业,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群体。优化文旅创意产业环境,充分发挥名人效应,高标准举办东北亚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等文旅产业展会。

  二、拓展文旅产业发展空间

  推动文旅产业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农事景观等创意设计水平,合理开发农耕文化、农业文化遗产,支持发展富有文化创意含量的农耕体验、田园观光、阳台农艺等特色农业。推动文旅产业与商业深度融合,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业并举的文商旅融合产业格局,鼓励打造一批汇聚艺术表演、阅读分享、观影体验等消费业态文旅商业综合体,推动生活日常消费品工业向创新创造转变。推进文旅产业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融合,建设城市微景观、微绿地、口袋公园,协助开展“人民设计师”评选活动,打造有活力、有品位、有颜值、有温度的现代化、生态化大都市。

  三、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城市

  (一)区域性文化创意内容生产中心

  构建以内容为核心的文化创意生产体系,实现优秀原创文化产品在地生产。发挥沈阳市印刷出版行业引领优势,拓展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完善创意设计服务链条,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大融媒体产品的制作生产力度,创作一批“现象级”原创融媒体产品。推动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音乐、网络戏剧、网络动漫、网络综艺等创新繁荣,促进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等“微系列”内容创作生产。加大对优秀数字内容作品的扶持力度。

  (二)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中心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建筑等相关产业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重点以浑南科技城为引领,以铁西、大东科技园区为支撑,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中心。深化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带动生产型制造业升级。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开展关键工艺、核心技术等设计创新攻关,形成对行业具有引领作用的设计成果。弘扬工匠精神,增强传统工艺从业者、企业、行业组织的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

  (三)区域性文化创意休闲体验中心

  围绕建设城市活力空间,丰富沈阳城市休闲体验要素,推出一批城市文化创意地标、创意社区、街路、乡村、小镇、绿道、建筑、景区、园区。主城区打造文创示范园区、文创消费聚集区、夜文旅消费示范区,郊区县建设文创产业集聚区、文创产业园区、文创街区。启动城市品质提升、灯光美化、城市公园创意改造、城市文化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链体系建设等工作计划,开展景区、园区、街区、游客中心LOGO设计计划。

第七章聚焦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国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按照城市国土空间发展战略,以实施“12345”重大项目为牵动,增强文化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造以“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为主线的城市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建设国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一、打造一个“盛京皇城”中华文化地标

  配合实施中华文明探源等国家工程,开展“一宫两陵”系统性研究,突出塑造沈阳“盛京皇城”文化形象。整合盛京皇城历史文化空间,将分散的各类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线索信息等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盛京皇城空间和景观体系,建构历史文化网络体系,全面彰显盛京皇城名城特色。以生态织补的方法,在不破坏传统格局和空间风貌的基础上,将散落的文化资源统合串联,形成盛京皇城文化展示序列。梳理精神谱系,延续历史文脉,弘扬时代精神,打造“盛京皇城”中华文化地标。

  二、实施两大文化旅游示范项目

  (一)百家景区提质升级项目

  实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环境营造工程、景区外部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提升工程、景区软件建设提升工程等“三大工程”,推进乡村旅游品质提升、城市旅游IP品牌形象塑造、智慧景区建设、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文创产品品质提升等项目建设,实现景区外部设施改造,景区内部服务质量提升。持续做好天柱排青、浑河晚渡等“盛京八景”项目建设。重点完成一宫两陵、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工业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市植物园、浑河晚渡、棋盘山风景名胜区、卧龙湖生态区等“沈阳新十景”旅游服务提质升级工程。

  (二)特色旅游街区(村)建设项目

  以“一区(县)一街一片区”为核心,有序推进盛京皇城旅游片区、中街国家级步行街、老北市旅游片区、中山路欧风街、奉天巷“盛京风情街”、工业遗址公园、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吉祥步行街、堂子庙巷、环北陵新乐历史遗迹旅游片区等一批特色街区巷建设。依托沈北石佛寺锡伯族文化、法库叶茂台辽文化、新民辽滨塔满族文化、法库公主陵蒙古族文化、康平小塔子辽文化,打造特色历史文化乡村游线路。

  三、优化三类文化旅游主题产品

  (一)“文化沈阳”文化旅游主题产品

  依托“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北大营营房旧址、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等五家文博场馆和旧址,整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秀水河战役纪念馆、东北解放纪念碑等红色旅游资源,精心策划“建党百年红色文化游”;依托沈飞航空博览园、华晨宝马铁西工厂、沈阳老龙口酒博物馆、沈阳可口可乐世界景区、伊利乳业工业旅游景区、爱新觉罗皇家博物院、辉山牛奶世界、老北味酒文化景区等工业旅游资源,精心策划以工厂生产和企业文化展示为主的“工业文化体验游”;依托1905文化创意园、奉天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万科红梅、露天广场等,举办大型工业主题展览活动,鼓励创新融入工业主题元素的现代化艺术设计,增加3D工业主题涂鸦时尚元素,精心策划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工业文化观光游”。依托西塔街、华夏朝鲜族第一村—满融村、公主陵村、金沙滩国家沙漠公园、朝鲜族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民族文化资源,联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蒙古甘旗卡,打造以“朝鲜族民俗风情游”“蒙古族民俗风情游”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游”。以沈阳京评话杂等专业艺术院团为依托,结合“沈阳印记”、“熊猫—寻梦之旅”等品牌演出资源,精心策划“文化艺术观赏游”。

  (二)“历史沈阳”文化旅游主题产品

  依托新乐遗址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等特色资源,推进新乐遗址公园项目建设,精心策划“史前新乐历史遗迹游”;依托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等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结合一宫两陵世界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工作,精心策划“盛京历史遗迹游”;依托祺州城、辽代佛塔、大辽盛世、巴尔虎山自然公园、白鹤楼景区等资源,精心策划“辽金历史遗迹游”;依托老北市景区,整合皇姑屯事件博物馆、杨宇霆公馆、孙烈臣公馆、王明宇公馆、奉天邮务管理局旧址等文旅资源,精心策划“民国历史溯源游”;依托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帅府红楼群、东北陆军讲武堂等资源,联动本溪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等资源,精心策划“抗战连线历史研学游”;依托沈阳工业博物馆、沈阳铁路陈列馆、1905文创园、红梅文创园、奉天工场平台式融合工业园、工人村生活馆等历史遗存资源,精心策划“工业历史遗迹游”;依托石佛寺村、锡伯族家庙、锡伯族博物馆、锡伯族西迁节等特色民族文化资源,联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打造全国知名的“锡伯西迁历史寻根游”。

  (三)“山水沈阳”文化旅游主题产品

  按照“山在城中、城在水中、山美水秀、人景交融”城市全域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依托棋盘山风景区、陨石山公园、五龙山景区、巴尔虎山自然公园、辽河国家公园、万亩松景区、浑河两岸、蒲河沿线、鸟类迁徙廊道、卧龙湖生态区等特色生态资源,开发以“山水沈阳”为核心,涵盖全时空、全要素的全域生态旅游产品体系。重点依托沈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以东部棋盘山风景区、五龙山风景区、巴尔虎山自然公园、陨石山公园为核心,结合北汤温泉、七星海世界、花溪地康养温泉等特色温泉资源,精心策划“生态山地休闲游”;以浑河、辽河、蒲河、丁香湖、秀湖等亲水资源为核心,结合鸟岛景区、天柱排青公园、辽中蒲河湿地公园、沈水湾公园、七星湿地公园、仟睿达水上乐园、珍珠湖等特色资源,精心策划“生态亲水休闲娱乐游”;以城市休闲慢道系统为核心,重点围绕百里浑北环城水系、浑河、蒲河等慢道系统资源,精心策划“生态滨水徒步健身游”“生态滨水骑行健身游”;以财湖露营地、马耳山露营地、卧龙湖民宿、十里芳华民宿、爱琴海庄园、王士兰村、石佛寺村、小塔子村等临山滨水资源为核心,精心策划“生态乡村休闲度假游”。

  四、创建四个文化旅游样板工程

  (一)一宫两陵综合保护利用工程

  开展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的修缮维护工程,以及景区文化业态产品提质升级工程,重点丰富以实景演出、文创产品为核心的文旅产品,打造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的典范。

  (二)棋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程

  围绕“天眷盛京承运棋盘”品牌,打造“北方生态度假第一品牌”“中国避暑森林康养城市标杆”。重点建设国家级文物石台子山城遗址公园,串联棋盘山冰雪大世界、东北亚滑雪场、热高乐园等,做强沈阳棋盘山冰雪文化IP。引进影视资源,推进棋盘山影视基地建设。优化棋盘山文化旅游空间布局、游线设计、组织管理,完善与休闲度假需求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力争完成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三)老北市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工程

  整合锡伯族家庙等文化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为核心,美化老北市与周边风貌,完善配套文旅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有效开展宣传推广,完成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

  (四)中山路欧风街提质升级工程

  依托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遗存、历史建筑和商业资源,再现民国时期城市格局与建筑风貌,引入中国近现代文学馆等国家级文化项目,通过控制保护、丰富业态、增设休闲设施等措施,将其打造成为集文化、创意、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民国味道历史街区。

  五、做强五类文化旅游业态

  (一)乡村体验游

  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线路,鼓励引导旅行社送客下乡、送客进村。以锡伯古镇民俗观光、马耳山生态旅游、蒲河湿地公园等项目为重点,开展休闲农业旅游。以沈北稻梦空间、法库大孤家子特色白酒小镇为重点,开展文创农业旅游。支持苏家屯区马耳山村、沈北腰长河村、浑南区王士兰村等有条件的乡村,开展创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工作,完成单家村休闲旅游民宿、腰长河特色村寨民宿、巴尔虎山景区民宿等100家省级精品民宿建设,培育30家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

  (二)生态和谐游

  依托辽河国家公园、浑河景观、七星山风景区、沈阳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聚合卧龙湖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财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巴尔虎山满蒙文化生态园、灵山湖景区田园综合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辽河神龙湾、鑫隆农业观光科技园等生态旅游项目,打造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沈阳品牌。

  (三)研学知识游

  依托不同主题文化特色和资源条件,深度挖掘教育内涵,开发高品质研学知识游产品。重点依托我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资源,完善生态科普乐园、研学农庄、主题博物馆、文化研学休闲综合体、户外营地、历史文化演艺、遗址公园、工业主题公园、文创街区、乡创基地、职业技能体验馆等文旅服务设施,打造科技研学、农旅研学、文化研学、营地研学旅行产品和精品线路。

  (四)冰雪运动游

  以“棋盘山、东北亚、怪坡、白清寨”四大滑雪场为龙头,以遍布城市的冰雪园区、河流湖泊、市民公园、室内外人造冰场、滑雪体验馆为依托,打造差异化冰雪旅游线路和产品,增强冰雪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开启“冰雪+”多产业融合模式,重点打造盛京冰嬉节、老北市场冰街雪巷、“跟着冠军去滑雪”等冰雪旅游项目,扶持卧龙湖冬捕、皇寺庙会、盛京灯会等传统项目。

  (五)夜间沉浸游

  以夜游皇城和夜游浑河为主线,打造形成以“夜游、夜赏、夜读、夜娱、夜购、夜食”于一体的都市夜景与休闲业态。重点推动以中街、太原街、奥体商圈等3个夜间旅游区域为核心街区,金廊、浑河沿岸为两大夜间旅游经济带,全市九城区为夜间旅游经济点位的夜间旅游街区布局。组织引导非遗项目进夜市,组织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实行延时开放。举办戏剧、曲艺、电影、音乐等主题鲜明的夜间公共文化活动。推动沈河嘉里城慢生活酒吧街与耍街特色美食街、和平区中山路欧风街和西塔朝鲜族特色街、皇姑区中粮祥云小镇非遗之夜、塔湾兴顺国际夜市和沈阳天地17号特色步行街、大东区大东路和吉祥步行街、铁西卫工街、浑南区中央公园炫彩喷泉等一批特色夜文化旅游街区建设。

第八章激发文旅消费助力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加快文旅融合、高质量转型发展,积极构建文旅消费新格局,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新潜力,加快推动消费场景营造、生态构建、政策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升级,打造国家消费创新中心和品质中心,擦亮“沈阳消费”城市品牌。

  一、出台激发文旅消费新举措

  (一)建设文旅消费载体

  加强文旅消费载体建设,创新文旅消费模式,深入推动文旅消费与信息消费融合,加快推进文化产品和旅游服务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培育新型文化消费业态。继续办好惠民文旅消费季,营造良好的文旅消费氛围,引导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宾馆饭店、体育设施等引入特色文旅资源,打造一批商业服务与休闲文化高度融合的综合文商旅消费场所。培育文旅消费新理念,引导健康文旅消费行为。

  (二)扩大产品服务供给

  鼓励打造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促进演艺、娱乐、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引导文化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消费项目。鼓励文化企业优化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引导文化企业围绕内容创意、核心产品、衍生产品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支持文化设施运营单位与文化创作、服务机构合作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深度挖掘特色文旅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消费产品,建立充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文旅产品服务供给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地域标识度的特色小镇,推动旅游民宿品牌化发展,提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供给能力。鼓励文创产品开发经营,拓宽文创产品展示和销售渠道。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推出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文化旅游场所夜间餐饮、购物、文化演出等,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落实文旅惠民实事

  鼓励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举办文化旅游消费活动。举办文化旅游消费季、消费月、数字文化旅游消费体验等活动,采用多种措施引导市民在旅游景区、电影院、剧场、书店等文化旅游产业商家消费。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鼓励发行文化旅游消费联名银行卡并给予特惠商户折扣、消费分期等用户权益。鼓励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使用“文化消费和文化惠民”等数字文化平台,开展文化惠民培训、演出等活动,依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消费惠民活动,延长开放时间,提升服务效能。

  (四)优化文旅消费环境

  提升文旅消费支付便利化水平,将文旅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打造人民群众身边的文旅消费网点。完善博物馆、美术馆、演出场所等消费配套设施,引导文旅消费场所应用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提升文化旅游消费场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优化旅游交通服务。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文化旅游场所、设施运行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实施联合惩戒,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实施文旅消费示范创建工程

  引导扶持文旅消费场所发展,建立文旅消费数据监测分析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文体商旅综合体、文旅特色步行街的产品供给能力,建设集合文创商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地,打造新型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延长文旅消费时间链条,扩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规模,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开展“点亮夜沈阳”活动,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建设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增强消费对沈阳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国家消费中心城市。

第九章促进双循环构建文旅合作发展新格局

  推进国内文旅产业发展和国际市场合作,以讲好沈阳故事为着力点,坚持人文和产业交流协同推进、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并重,构筑互惠互利的文旅产业合作体系,培育文旅产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交流

  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在文化旅游交流、遗产保护、文艺创作、文旅产业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扩大文旅领域双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主办或承办“一带一路”文旅主题论坛和峰会,倡导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人才和文化机构联合创作、共同推介。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品牌文化节活动,支持沈阳故宫博物院、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以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支持创作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旅游演艺精品,组织非遗项目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二、持续推动东北亚、东南亚国家文旅市场合作

  深度融入与日韩俄蒙等国家文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开发中蒙俄文化旅游带合作,举办东北亚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东北亚(中日韩)文旅营销大会,打造东北亚文旅营销集散地。组织专家研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沈阳文旅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机遇,持续开展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旅游客源拓展活动,积极开发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新兴客源市场。

  三、聚力开发文旅消费内需市场潜力

  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加强沈阳对都市圈主要城市的吸纳和辐射作用,强化对吉林、黑龙江和蒙东地区的市场辐射能力,做好大东北旅游经济圈客源市场开发和维护。加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城市文化旅游组织的深度合作,开展旅游产品推介会和终端营销推广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兴、发展共赢。利用沈阳与北京对口合作机制,拓展京津冀客源地市场,签订客源地建设合作协议。继续利用东北“4+1”(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鞍山)城市旅游联合体、东北7个主要城市签订的《关于加强旅游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书》、黑吉辽蒙旅游合作联盟,完善跨城市文旅协作机制,加强“哈长沈大”四城市文化旅游协作,推进东北文化旅游一体化,打响东北冬季冰雪主题游等活动。以“东北人游东北”为主题,联合开展差异化文化旅游营销推广活动,推动成立东北高铁旅游联盟。

第十章提升文旅品牌形象打造沈阳城市名片

  科学定位沈阳城市文旅品牌,讲好沈阳故事,塑造城市形象。开展沈阳城市营销,拓展文旅消费目标市场,提高沈阳旅游吸引力、文化竞争力和城市美誉度,打造沈阳城市名片,形成沈阳城市品牌效应。

  一、塑造文旅品牌定位

  (一)沈阳文旅主品牌:传奇盛京魅力沈阳

  (二)沈阳文旅子品牌:围绕沈阳文旅主品牌,按照“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定位,开展“东北风·沈阳行来到沈阳城看遍全东北”“清史春秋,民国往事”“红色圣地,家国情怀”“时尚之都,开心沈阳”等子品牌传播活动。

  二、创新文旅营销举措

  (一)客源地市场精准营销

  积极组织开展差异性文旅市场营销活动,对北京等传统的客源市场和枢纽城市,持续加大现场路演、在地广告和京沈客专广告投放。针对华东、华南、中南及西南市场,精准推送沈阳消夏避暑、冰雪温泉等特色产品。针对日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南亚各国市场,强化与国际知名网站合作,开设独立的沈阳旅游营销专区。借助沈阳籍海内外名人代言、沈阳杂技团等文化团体海外演出活动,提升沈阳文化旅游国际性和开放性。

  (二)建设文化旅游旗舰店

  集聚沈阳景区景点、土特产品、酒店、特色餐饮、文艺演出、文创产品等文化旅游产品,建设沈阳文旅产品旗舰店,并力争在沈阳本地消费结算。

  (三)构建沈阳城市IP识别系统

  完成沈阳文旅形象新IP设计工作,打造“七个一”工程,重点提炼一句主题口号—城市主题词、拍摄一部文化旅游宣传片—《沈阳记忆》系列纪录片、打造一台节目—城市实景演出、创作一首歌曲—城市主题歌曲、出版一套书籍—《纸本盛京》系列书籍、打造一场活动—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制造一系列“网红现象”。做好城市名人工程,聚合优质文旅要素,实现文旅营销乘数效应。

  (四)创新营销传播新媒介

  进一步加强与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合作,借助国家级平台提高沈阳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培育一批本土网络营销MCN机构,实现网络营销主体多元化。借助大数据、5G网络、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实现文旅产业的精准营销。活用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体,建设全媒体传播矩阵。鼓励成立专业化文化旅游形象营销机构,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线上线下融合、游客参与互动的全方位推广模式。充分利用旅游OTA、B2C、UGC平台,做好产品营销和宣传。开通景区慢直播,实现数据流的平台共享。

  三、做活文旅节会活动

  打造“盛京节日”品牌,扩展文旅主题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产业展览会、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集中展示推介沈阳文化旅游形象和产品。争办中国艺术节、中国图书馆年会、文化馆年会、中国少儿合唱节等国家级文化活动,带动引客入沈。依托沈阳马拉松、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以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国赛艇大师赛等“一河两岸”赛事品牌活动,不断提升体育文化内涵。办好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沈北锡伯族泥巴节、北陵花朝节、沈阳剪纸节等原创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大力推广冰雪运动文化,因地制宜扩大冰上雪上休闲运动空间,继续举办卧龙湖大辽文化冬捕节。

第十一章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文旅发展保障体系

  一、完善文旅治理体系

  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协调机制作用,将文化旅游业发展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统筹完善用好文化旅游业引导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激励政策等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文旅服务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文旅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全面落实文旅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发挥文化旅游领域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作用,营造一流文旅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维护文化旅游业稳定快速发展。

  二、加大文旅资金扶持

  发挥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优化专项资金扶持方式,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落实国家关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等扶持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旅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方式扩大融资,鼓励以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和项目未来收益权提供质押担保,提高文旅企业融资能力。

  三、优化文旅土地供给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指导约束作用,统筹综合平衡文化旅游发展空间需求,保障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用地。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等建设文化旅游项目,支持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礼堂、剧场、影院、老旧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地资源转型兴办文化创意企业。创新工业旅游发展用地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

  四、强化文旅人才引育

  实施文旅产业人才支持计划,加快培养急需专业人才,加强人才柔性引进。重视考古大家和梯队建设,加强对设计、音乐、传统工艺等重点领域人才选拔培养。利用新媒体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做好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推动文化旅游专题培训班常态化。支持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文化旅游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组建沈阳文化旅游智库、沈阳艺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