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规划纲要
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部分)
时间:2006年10月25日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字体: ] 打印
市发展改革委 2006年10月25日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沈阳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全面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

  1.“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5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深化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伟大实践,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使“十五”时期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成为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城市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的时期。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40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81.5亿元,按可比口径是2000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622.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6倍,年均增长39.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15.1亿元,年均增长11.7%。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竞争力排名由2000年全国第14位跃升到2004年第8位,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由第23位跃升到第10位。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288.6亿元,是2000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5%。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粮经比例由50:50调整到45:55,养殖业占农业比重由50%提高到53%,农产品加工率由19%提高到45%。传统服务业持续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浑南新区、铁西新区、农业高新区等6大区域开发建设成效显著,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发展新空间基本形成,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属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工作全面完成,大企业整体合资、中小企业改制、问题企业破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8.4%提高到58%。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全市审批事项由2000年的1229项削减到165项,成为国内同类城市中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对内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新项目4600多个,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比2000年增长1.5倍,引进内资1000亿元,2005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2亿美元,按可比口径比2000年增长4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市跻身2004年“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行列。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5年累计投入433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治理。累计植树1900万株,是2000年以前我市林木保有总量的1.5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65%。修建农村公路3665公里,实现村村通油路。建设改造城市道路1463条,道路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3年实施百村环境整治工程,完成整治项目4233个。新建1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2座大型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1%和100%,浑河城市段治理成效显著。拆除4000多根烟囱和1800多座锅炉房,大气优良天数由2000年的73天增加到317天。我市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批重大高新技术取得突破,新增国家、省部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7家、重点实验室31家。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两院院士由20位增加到29位,引进外国专家和海外留学人员6500多人次。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9.2年提高到10.2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4.4%。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取得新发展,报业、书业等四大文化产业初具规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成功地控制了非典、炭疽等重大疫情,公共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民族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新成果,我市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年均分别增长11.5%和10%。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7.4平方米提高到23.2平方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消费档次不断提升,住房、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正在形成。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广泛开展“办实事、送温暖”活动,居民出行、供气、供水、供暖、动回迁等与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困难家庭、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和保护。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累计实现城镇劳动力就业107.8万人,我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再就业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市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一宫两陵”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市图书馆、档案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申办“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建立健全重大决策事项咨询、听证和协商制度,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民主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工作不断加强,依法治市取得新进展。网格化巡防体系基本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信访工作全面加强,社会稳定局面得到保持。

  2.“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十五”时期的成功实践,根本在于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将中央的大政方针与我市的实际结合起来,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第一,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积极探索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第二,坚持工业立市思想,积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项目经济,大力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三,坚持统筹兼顾,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大力加强环境建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五,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全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些基本经验对我市未来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3.“十一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加快,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呈现出制造、研发、服务联动转移的新特点,为我市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大规模地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经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工业化进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将引发对装备制造业的巨大需求,给我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随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和建设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重要举措的深入实施,加之我市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和能源供给相对充裕,国内外投资者的目光将进一步聚焦沈阳,国际产业、资本和技术将加速向我市转移,南资北上的势头也将更为强劲,这无疑会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和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我市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面临着愈加增大的市场风险。国内城市和地区之间竞相发展,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将给我市加快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特别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主导产业不强,县域经济比较薄弱,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然较大,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很繁重。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必须切实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

  4.“十一五”时期是实现我市战略地位历史复兴的重要时期。未来5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战略机遇期,是加快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跨越奋进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期。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工作,我市就能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赢得更加有利的位置,实现战略地位的历史复兴,从而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再创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