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 -> 权威发布
中共沈阳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王新伟作了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王新伟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讨论审议了《中共沈阳市委常委会2022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了《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吕志成就《行动方案(讨论稿)》作了说明
时间:2023年02月24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3年02月24日

  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议

  (2023年2月23日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2月23日召开。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市委委员59人,市委候补委员15人。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新伟作了讲话。

  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要求,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推动沈阳在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而努力奋斗。全会听取和讨论了王新伟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讨论审议了《中共沈阳市委常委会2022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了《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就《行动方案(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认为,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部署以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动员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凝聚力量、激发斗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行动纲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部署要求上来,对照省委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会充分肯定了市委常委会2022年以来的工作。一致认为,一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深入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推进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振兴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全会强调,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时期要有突破”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决策部署,我们要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大干三年、奋斗三年,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以超常规举措推动沈阳在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

  全会指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全省作出“五个示范”,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着力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沈阳力量。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确保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全会强调,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总体目标是: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提质增效,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国家中心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

  全会强调,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要在“12+1”方面实现新突破。要着力加强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枢纽、四中心”,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千方百计提振消费,综合施策扩大进出口,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开展央地合作提升行动,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成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做优做强现代建筑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食品工业大市,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在引育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施规划共绘引领工程、交通共联畅通工程、产业共链协作工程、平台共享拓展工程、生态共保提升工程、文旅共建融合工程、社会共治联动工程,在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完善通道平台,深化重点区域国际合作,构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拓展空陆海网开放通道,强化招商选资,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五工程一管理”,在高品质城乡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提高市域治理能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防范化解重点经济领域风险,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优化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推进高质量立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公正司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在打造法治沈阳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实施“文化+”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在建设文化强市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沈阳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要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

  全会强调,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事关振兴发展全局,意义十分重大。要深刻认识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信心决心,鼓足旺盛斗志,以更加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投身振兴发展实践。

  全会要求,要抓实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点任务,结合扎实推进“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抓住主要矛盾,聚焦关键环节,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注重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谋”与“干”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稳”与“进”的关系,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要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围绕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等攻坚突破,推动沈阳当好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跳高队”,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强有力支撑。

  全会强调,全市上下要展现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过硬作风,以思想解放破冰开路,以能力提升狠抓落实,以苦干实干积厚成势,以斗争精神闯关夺隘。要加强党对全面振兴的领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凝聚共促振兴的强大合力,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顺利实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批准朱文波、关蓉晖、孙建军、谷军营、张为、单义辞去市委委员职务,决定递补市委候补委员巴放、石国琦、吴向国、赵斌、赵永圣、段继阳为市委委员。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苦干实干,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动沈阳在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记者李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