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515政务公开日 -> 图片信息
来自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沈阳的报告
全面创新改革 沈阳交出漂亮答卷
时间:2020年05月07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0年05月07日

  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沈阳市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转型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国企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近日,《中国城市报》以“辽宁沈阳市:树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标杆”为题,针对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经验推出了长篇报道。

  经费滚动支持 加速重大科技成果开发转化

  4月12日,周末。

  东软医疗产业园CT和X光生产线,员工正在加班加点地工作。从1月22日接到大连用户第一台CT订单开始,东软医疗员工近80天都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中。这期间,因疫情紧急需要,东软医疗已经完成300余台设备装机,并且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如仅用七天就推出“雷神”方舱CT,解决了很多医院机房配置不够、扫描过程交叉感染的问题,现在已有30余台“雷神”在使用中。同时,高端产品车载CT,也有数台分布在全国各地灵活调配。有一台随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辽宁)驰援武汉返沈后,又于4月13日马不停蹄地赶往黑龙江绥芬河。东软医疗还接到了来自国外的近百台CT、方舱CT订单……

  “订单太多,只得昼夜兼程干。”东软医疗首席执行官武少杰说。

  在战“疫”中,东软医疗叫响全国、影响世界,成为“网红”。“东软医疗长期致力于技术创新,特别是最近几年加大研发投入,保证了企业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武少杰说。近些年来,除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进行研发投入外,东软医疗还不断承接来自国家、省、市有关方面重点科研项目的支持,为企业研发提了速。

  “在关键时刻,沈阳市科研经费滚动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武少杰说。

  武少杰所说的科研经费滚动项目,是由沈阳市科技局提出的项目:“对战略性科研项目实施经费滚动支持制度。”这项制度指出资金支持的主体是具有建设模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特征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协同中心和国际研发机构,每年最高额度可达1000万元持续资金支持。“目前,我们认定了像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的新型研发机构达21家,准备全力支持。涵盖新能源、智能装备、增材制造、生物技术、智能医疗、工业设计、通用航空以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沈阳市科技局局长赵日刚对记者说。

  如何高质量地实现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的突破?如何提高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这些都是科研管理部门亟待破解的重大难题。沈阳市改变过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模式,按市场化新机制运行,对研发组织进行资金支持,避免好的科研项目缺乏可持续性的资金支持,或因机制不灵活而搁浅,为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创造最佳条件。解决这些问题的《沈阳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诞生了。《办法》和“制度”明确的资金支持方式是:采取连续三年滚动支持的方式,每年最高支持额度可达1000万元。

  东软大健康产业园成为受益者。“通过滚动支持的方式,2017年以来,沈阳市科技局累计支持275项重大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熟化、转化、产业化。这种滚动支持的方式,也拉动了沈阳市各科技创新主体研发投入的增长。”赵日刚强调说。

  目前,沈阳市高性能钢铁、耐温耐蚀金属、轻质高强度合金及复合材料、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方面不断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一大批制约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一个个得以突破。

  产业链联盟 推动新兴产业突围发展

  日前,从中芯北方传来好消息:由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源微)生产的前道涂胶显影机,通过了该公司的验证,这意味着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国产涂胶显影设备,开始批量走向市场。

  这是芯源微继第800台IC核心设备顺利出厂后,又一利好消息,延续了企业2019年发展良好态势。2019年芯源微最大亮点是:12月16日企业上市科创板,成为辽宁省科创板第一股和中科院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这两年,与芯源微一样,沈阳还有许多IC装备企业以快速发展的身姿,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中科仪公司2000余台系列干泵产品,在主流IC生产线上应用;国内领先的IC高端薄膜设备制造商拓荆公司完成第四轮融资……探寻这些企业发展轨迹时,一个背景让人印象深刻:这些企业均是沈阳IC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以股权为纽带,骨干企业交互持股,根据产业链分工合作,建立‘共建、共享、共智’的自然联盟,形成共赢的发展力量,是推动沈阳IC联盟成员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芯源微董事长、沈阳IC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副理事长宗润福说。

  IC产业是中国产业短板,如何实现摆脱受制于人的状态?以股权联结,以产业链为主线,发挥企业群的作用,共同努力形成一股发展的力量,成为还处于成长期的沈阳IC企业共同选择。于是,在中科仪、富创、拓荆、芯源微等公司强力推动下,沈阳IC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给沈阳新兴战略产业带来了一股清风。

  这个联盟由辽沈地区从事IC装备技术研究、整机产品研发、零部件制造及IC装备应用等相关的产学研用近20家单位组成。“联盟骨干成员均交互参股,建立‘软件控制系统—整机装备—零部件子系统—材料—工艺处理’的全供应链体系。联盟还确定了‘共享’机制,实行五‘共享’:共享客户、共享信用,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平台。”沈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点明了联盟本质特征。

  以产业链为纽带构建的共享优质资源自然联盟,让每家企业都能从中获利,并在联盟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激活了企业的积极性,形成了集体的力量,带来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如联盟形成“共智”联合研发创新,联合申报承担重大专项,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瓶颈,拥有了一批重大自主知识产权,有效推进了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了具有高度创新活力的企业集群。

  目前,20多家成员凝聚的创新力量,正推动着沈阳向中国IC装备制造基地迈进。

  国企“增量型”混改 走深走实

  4月14日晚7时,华灯初放,占地6万平方米的塔湾·兴顺国际夜市近600个档口,数百个小吃经营者的叫卖声与休闲的人流,点燃了战“疫”后一片沈阳“烟火气”。“尽管疫情还没有散去,但市民的消费愿望非常高,光今天就有一万多市民来此休闲消费。”盘点消费成果时,塔湾·兴顺国际夜市负责人对记者说。

  塔湾·兴顺国际夜市的前身是沈阳副食集团的一片闲置地。自从引入民营资本,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后,这块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特色食品街、娱乐区、城市假日广场与海鲜批发市场一起构成了沈阳城市新的“打卡地”,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选为“中国十大夜市”,日客流量最多达3万余人,每年收入高达3000万元。

  塔湾·兴顺夜市是沈阳副食集团国企改革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年来,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革在沈阳副食集团全面展开。借助民间资本合作开发新的产业经营项目,在二级公司开展国企民企合作试点,规范开展员工持股,提升国有资本效益效率……20多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运而生,传统的副食企业向冷链物流、农产品市场、食品加工、餐饮酒店、夜经济和生态农业等多个行业进军。2019年底,沈阳副食集团净资产比2007年增长了3.6倍;利润比2007年增长了12.4倍;员工人均收入比2007年增长了4.8倍。

  回顾改革历程,沈阳副食集团董事长李军非常感慨:“勇于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各项障碍,更大范围地整合重组和优化配置资产资源,促进存量资产和增量投入向优势产业集中;坚持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通过传统产业板块的‘嫁接式’创新、新产业的‘拓荒式’创新,实现了副食集团历史上从卖资产‘保命’到买资产‘做强’、重资产运营向轻资产运营的重要转变。”

  近几年,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沈阳市国企改革迈向新境界。东北制药引入民营资本实现完全市场化经营,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成熟高效的治企理念、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改革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利润增长64%,国有权益增长40%以上。北方重工完成司法重整,剥离低效资产数十亿元,安置职工1.4万人,企业改革首年即实现扭亏为盈。机床集团通过司法重整实现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战略重组,激发了新的活力。沈鼓集团入选国家第四批混改试点名单,形成集团层面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核心业务上市方案,完成往复机事业部、通风公司、容器公司等子公司层面混改。中兴商业二次混改后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91%……

  截至2019年底,沈阳市累计完成351户企业混改,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混改率提升至61.5%。“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原则,沈阳市将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突破口,按照市场化原则,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对竞争类国有企业原则上全面放开股比限制,重点推进集团层面混改或股权多元化改革。自2017年6月以来,沈阳市先后出台《沈阳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国企改革进程。”沈阳市创新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裴希岩指出。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