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民生连线】今冬沈阳会很冷吗?会出现强降雪吗?沈阳气象部门权威解答
时间:2023年11月23日来源:沈阳发布
[字体: ] 打印

  入冬以来,沈阳降雪频繁,气温起伏较大,引得市民对今冬天气情况格外关注。

  11月22日,沈阳发布客户端、沈报全媒与市政务公开办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气象部门有关专家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播间,就今冬天气情况及冬季天气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现场回答读者和网友提出的问题。

  【本期嘉宾】


  沈阳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 刘青

  沈阳市气象服务中心助理工程师 张元铭

  【连线实录】

  问:我是卖羽绒服的,想知道沈阳今年冬季是暖冬还是冷冬?

  答:今年冬季整体上气温偏高,季节冷暖波动大,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2024年1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2023到2024年冬季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激发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其西北侧的偏南风输送到沈阳市,水汽条件良好,今冬可能出现强降雪过程。

  由于前期沈阳市气温较高,23日气温将明显下降,沈阳市气象台于22日10时40分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最低气温较22日早晨将下降10℃到12℃,23日早晨最低气温零下5℃到零下3℃。

  问:为啥冷空气到来前,感觉气温都挺高的?

  答:这其实是受锋前增温影响。锋前增温是指冷空气来临造成的降温发生前,当地气温反而出现短暂上升的现象。地面气温变化是温度平流、垂直运动和非绝热加热共同作用的结果,锋前增温往往也是这三项相互配合的结果,冷空气主体来临前,下沉运动带来下沉增温;冷锋前偏南气流或暖锋过境带来暖平流增温;白天太阳辐射造成的非绝热加热增温。而在高大山脉的背风坡,由于地形导致的“焚风效应”也会造成突发性的增温。

  锋前增温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但冬春季节发生较多,夏季冷空气势力较弱,增温现象不明显。锋前增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天气现象,但也不是每次冷空气来临前都会出现。虽然地面气温变化是受温度平流、垂直运动和非绝热加热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并不是每次冷空气来临前这三项都可以共同使气温明显升高。

  问:为什么有时候天气预报温度不低,但出去感觉很冷?有时看天气预报温度很低,感觉却没那么冷?

  答:体感温度主要指人体感觉到的环境温度高低,偏感受为主。而实际温度主要指大气层中气体的温度,气象台站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体感温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气温、湿度、风速、辐射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气温越低,人感觉越冷,然而如果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时,人体对温度的感受就不是很准。例如,冬天空气很干、温度很低,但如果没有风而且太阳比较好,人也会感到暖洋洋的;在同样的温度下,有风且阴天时,人就会感觉很冷。

  问:暴风雪天气,市民出行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①暴风雪突袭时,尽量待在室内,不要外出。

  ②气温骤降时,及时增添衣物,谨防冻伤。

  ③在室外要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避免砸伤。

  ④行人避免走冰雪覆盖的道路,当心路滑摔倒。

  ⑤开车要采取防滑措施,降低车速,避免急转弯和急刹车。

  问:近期沈阳大雾天比较多,怎么区分雾和雾霾?

  答:雾和雾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①形态: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滴小颗粒;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包括灰尘、硫酸、硝酸等各种化合物。

  ②颜色:雾是由小水滴构成,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此雾呈乳白色,青白色;霾是由各种化合物构成,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呈黄色,橙灰色。

  ③含水量:雾的相对湿度(含水量)大于90%的空气悬浮物;霾的相对湿度(含水量)小于80%的空气悬浮物;相对湿度介于80%—90%的为雾霾混合物。

  ④能见度:由于雾越接近地面的地方密度越大,对光线的影响也越大,能见度很低,一般在1公里之内;霾在空气中均匀分布,颗粒较小,密度较低,对光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没有雾大,能见度较低,一般在十公里之内。

  ⑤持续时间:小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沉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也会使水滴蒸发,雾气只会越来越少,所以雾持续时间短;固体小颗粒一般不分解、不沉降,消解速度慢,因此霾持续时间长。

  关于寒潮 你需要知道这些

  ①冷空气和寒潮是一回事吗?

  简单来说,寒潮是冷空气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冷空气都是寒潮。

  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在气象学意义上有着严格的门槛。

  ②冷空气分为几个等级?

  根据强弱程度,我国将冷空气分为4个等级: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A.弱冷空气: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小于6℃的冷空气。

  B.较强冷空气: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但未能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

  C.强冷空气: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

  D.寒潮: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的冷空气。

  ③寒潮什么时候出现得最多?

  可以说,作为冷空气中的强者——寒潮,往往体现出的是降温的幅度,而不是冷的程度。寒潮不全都出现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根据近11年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的数据可以发现,每年11月出现寒潮过程最多,其次为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

  ④遇到寒潮天气过程,我们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

  遇到寒潮天气过程时,气温持续走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更应该引起重视。

  由于老年人体力渐衰和活动能力减弱,代谢功能降低,产热相对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差,以致在低温环境或接触寒冷后,很容易发生寒战,出现身体失温。因此在寒冷的季节,特别要警惕老年人发生身体失温。

  婴幼儿比成人更容易流失热量,而且不能像成人一样可以通过发抖为身体提供热量。所以这几类人群更应该及时关注寒潮来临前的预警,注意根据温度变化,加强室内和自身保暖等,提高防护意识。

  关于道路结冰 你需要了解这些

  ①什么是道路结冰?

  降水(如雨、雪、冻雨或雾滴等)碰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而出现的积雪或结冰现象,通常包括冻结的残雪、凸凹的冰辙、雪融水或其他原因的道路积水在寒冷季节形成的坚硬冰层。

  ②道路结冰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道路结冰容易发生在11月到下一年4月(即冬季和早春) 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北部地区,常常出现道路结冰现象。一般来说,当寒冬腊月出现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引起气温下降的天气(气象上称为寒潮) 时,如果伴有雨雪,最容易发生道路结冰现象。

  ③道路结冰的危害是什么?

  出现道路结冰时,由于车轮与路面摩擦作用大大减弱,容易打滑、刹不住车,造成交通事故。行人也容易滑倒,造成摔伤。

  ④道路结冰的预警信号怎么划分?

  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时,气象部门会向社会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按照出现时间迟早和对交通的影响大小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⑤遇到道路结冰情况要注意什么?

  司机朋友要注意:

  a.降低车速,防止车辆侧滑,缩短制动距离。

  b.加大行车间距,冰雪路面的行车间距应该为干燥路面的行车间距的2~3倍。

  c.有冰雪的弯道或者坡道上行驶时,应该提前减速。

  d.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或者使用雪地轮胎。

  行人出门要注意:

  a.观察路况,当心滑倒,穿上防滑鞋。

  b.特别是要少骑自行车。

  c.如果因为道路结冰,发生滑倒,或不慎发生骨折,应该做好包扎、固定等紧急措施。

  【第一发布】

  入秋以来沈阳天气情况如何?

  1月1日至11月20日,沈阳市累计降水量629.6毫米,与历年同期(604.6毫米)基本持平,为去年同期(905.3毫米)的七成。

  6月1日至11月20日,沈阳市累计降水量541.5毫米,为历年同期(494.6毫米)的1.1倍,为去年同期(822.8毫米)的七成。其中:

  9月,沈阳地区平均气温为19.9℃,较历年同期(18.0℃)偏高1.9℃,平均降水量54.8毫米,为历年同期(47.5毫米)的1.2倍;

  10月,沈阳地区平均气温为12.5℃,较历年同期(9.9℃)偏高2.6℃,平均降水量9.0毫米,为历年同期(37.4毫米)的两成;

  11月上旬,沈阳地区平均气温为1.9℃,较历年同期(4.1℃)偏低2.1℃;平均降水量68.5毫米,为历年同期(6.1毫米)的11倍;

  11月中旬,沈阳地区平均气温为-2.5℃,较历年同期(-0.3℃)偏低2.2℃;平均降水量1.0毫米,为历年同期(8.1毫米)的一成。

  【重点关注】

  预计今冬沈阳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预计今年冬季(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沈阳地区平均降水量较历年同期(18.7毫米)偏多1~2成,为20.6~22.4毫米。

  康平、法库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8.6℃)偏高1.0~2.0℃,为-8.5~-7.5℃;其他地区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8.2℃)偏高0.1~1.0℃,为-8.1~-7.2℃。

  今年冬季整体上气温偏高, 季节冷暖波动大,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2024年1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

  2023~2024年冬季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激发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其西北侧的偏南风输送到沈阳市,水汽条件良好,今冬可能出现强降雪过程。

  【你知道吗】

  降雪形成条件是什么?

  降雪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气温低 ,二是水汽饱和,三是空气里有凝结核。

  雪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的,也可说是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

  降雪量级如何界定?

  降雪等级标准通常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持续降雪或降雪量折算成降雨量为等级划分的标准。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2.5~4.9毫米为中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温馨提示】

  冬季保暖 大家需要注意这些!

  ①适当增添衣物。最低气温低于10℃就应该穿秋裤,并且随着温度降低,秋裤也应适当增厚。秋裤要选择适度的,贴身但不紧身,面料以纯棉等植物纤维为好。款式最好在腹部、膝盖等处有加厚处理为宜。

  ②做好头部保暖。帽子要选择透气不透风,不遮挡视线的。

  ③饮食上要吃些暖的食品。平时多吃一些钙含量高的乳制品,如热牛奶、酸奶及奶酪,有效帮助暖身。

  ④要适当运动,多晒太阳。可以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在阳光充足的时段到户外晒晒太阳,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晒到身体暖洋洋、微微出汗即可。

  【相关链接】

  何为厄尔尼诺现象?

  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的环流分布是大量温暖的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形成稳定的洋流。这种洋流造成太平洋西侧海水温度偏高,而东侧海水温度则较低,那里的空气相对干燥,气候也就相对干旱。

  而在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异常偏暖。按照判别标准,关键区海温指数达到或超过0.5℃且持续至少5个月,就可以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影响我国气候异常尤其是高温、干旱、洪涝等极端事件的因子复杂,厄尔尼诺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子。比如同样为厄尔尼诺发展年夏季,2004年我国气温却大范围偏低,与规律性认识并不相符,这表明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沈报全媒体记者:徐佳婷

  摄影:张文魁

  视频:贺天榆

  编辑:时海波

  校对:于凌涛

  责任编辑:邸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