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政务要闻
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开创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时间:2025年10月25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5年10月25日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蓝图绘就风正劲,实干笃行启新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更有效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和平区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未来五年工作明确了航向和坐标。和平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编制完善“十五五”规划为抓手,锚定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区,在消费、科创、金融、文化、大健康等领域深化功能定位,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做强数字经济、楼宇经济,优化和平湾、太原街、西塔北市、三好街等发展空间,切实把全会部署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实践。

  沈河区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锚定全会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聚焦沈阳金融商贸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方城文化旅游区、农科硅谷等区域工作重点,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布局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全区人民。将通过创新务实的规划、举措,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切实扛起“经济大区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铁西区笃工街道党工委书记汪信实说:“‘十五五’规划建议不仅是一份发展指标的清单,更是一幅关乎人民福祉的民生蓝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民生工作既要全力回应期盼,又要立足实际精准发力。”笃工街道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强化党建引领,依托网格走访精准问需,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搭建“暖心”“乐业”“安居”等多场景服务平台,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将普惠性政策、基础性保障、兜底性措施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生活改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皇姑区科技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基层科技部门,区科技局将紧密联系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实际,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制度保障,优化企业培育、园区升级等机制,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聚焦区域重点产业方向,加强技术突破和产业赋能,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优化科技服务,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

  大东区科技局局长吴英华表示,要以筑牢创新生态为基底,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为突破口,明确重点攻坚方向,全面夯实创新发展根基。持续聚焦技术领跑、市场领先、产业领航的硬科技领军企业培育,紧扣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落实全会“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依托沈阳量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力打造辽沈地区首个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园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这也让我们坚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我们将把林下经济、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积极探索具有王滨特色的发展之路。聚焦地瓜产业,打造‘秀美王滨’地瓜品牌,通过‘产业协会+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并积极申请国家地理标识,实现农产品价值跃升。在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领域,计划推出‘王滨欢乐地图’,将文旅产业穿线整合,打造‘远离城市半小时生活圈’,让更多的游客走进王滨,感受王滨的魅力。”浑南区王滨街道党工委书记崔国良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在于洪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全会部署了一系列战略任务,为于洪区抓项目、促投资指明了方向。全区上下将加快产业、城市、社会发展与转型。深化与海关、铁路、中外运合作,实施蒲河物流基地升级改造,推进“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加速转变。聚焦新型储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三大未来产业,启动百万级公共储能中心一期建设,支持于洪人工智能算力网联中心上线运营,加快推动华通民生消费品智慧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

  市社科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结合实际开展学习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要将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从理论学习、研究阐释、实践转化三个维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提升服务决策咨政建言质量,激活社会组织发展动能,叫响社会科学普及品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汇聚强大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洋、张晶、叶青、王晓婷、傅淞岩、徐娜、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