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政务要闻
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5年01月13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5年01月13日

  1月12日,沈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王永威、马原、刘旭辉、苏共建等代表参加会议。

  王永威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是一份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2025年,全市将围绕当好打造新时代“六地”排头兵,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推进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坚决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要持续谋细抓实财经工作,统筹推动传统产业焕新、促进新兴产业跃升、强化未来产业布局,系统谋划发展数字经济、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经济新增长点,加快构建沈阳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计划2025年启动实施350项改革任务,着力在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我市落地见效;全面梳理建议提案等各方意见建议,找准改革切入点,培育更多高质量制度性创新成果。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农业优势产业链竞争力,壮大食品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农业强市、食品工业大市;完善“1+1对1”对口帮扶机制,加快补齐县域经济短板;夯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马原代表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深刻透彻,部署任务清晰明了,谋划举措精准有力,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沈阳市的转化落实和生动实践,是一个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过去的一年,新民市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奋勇争先,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围绕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要求,新民市将拿出更多创新举措破解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难题。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造纸包印、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协同发展,加快稻米、鲜食玉米、蔬菜、豆制品和中医药等一二三产项目融合发展,加快金风科技、国电投、必奥等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深化“三零”创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夯实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基层基础。

  刘旭辉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指出问题客观精准,提出的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一脉相承,制定的工作举措精准有力,是一份提振士气、催人奋进的好报告。特别是在部署城建城管工作中,强调要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用足“绣花”功夫,扮靓都市颜值,提升城市品质,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更舒适、更幸福、更自豪,这不仅是对城建城管工作的殷殷嘱托,更是对全体市民的庄重承诺,我完全赞同。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目标,聚焦打造“一高地、一枢纽、四中心”,围绕“十五冬”场馆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等重点任务,秉持“高品质、精益心”,发扬“担当、进取、精益、奉献”的城建精神,强化规划统筹,加快项目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住房保障工作,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苏共建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总结成绩实、发展定位准,文风朴实,言简意赅,实事求是,是一个推动沈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好报告,是一个添动力、增实力、聚合力的好报告,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从六个方面总结了2024年所做的工作,通篇贯穿抓经济、抓民生、抓建设、抓发展、抓稳定,成绩来之不易,城市面貌焕发了新的生机,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提高,稳中求进的步伐坚定踏实,展现了沈阳市政府的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担当。七个方面的不足,体现了责任、担当和勇气。2025年工作,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基础上,从十个方面35项任务谋篇布局,并且明确“四个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目标明确,标准很高。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记者韩冰、梁馨月、张晶、曲俊铮、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