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政务要闻
全国政协委员尚红建议:在医院检验科设置检验医师岗位
时间:2021年03月06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1年03月06日

  检验医学支撑着临床各专业疾病诊断、预防、疗效评价、预后评估等全过程,是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中的重要一环。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尚红告诉记者,她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检验医师队伍建设,促进检验医学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核酸检测工作在发现病原体、了解发病原因和监测疾病进展变化、为患者提供及时和准确治疗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检验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尚红认为,随着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和质谱等技术的发展、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个体化医疗精准检测的临床应用等,检验医师的作用愈发凸显。检验医师可以正确指导开展特殊检验项目和新项目,出具形态学、临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诊断性报告,还可以直接参与临床多学科会诊,解释临床疑难检验问题及分析病例,并提出适宜的检测项目。

  “目前我国在检验医学发展方面仍存有一定困难,临床检验医师培养路径不健全。2012年国家将医学检验本科归入‘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学制由5年改为4年,学位由医学改为理学,从培养临床医学和检验技术复合型人才转变为以技术为主。检验专业本科学位由医改理,加剧了检验医师队伍人才短缺,降低了临床沟通能力,使得检验医师培养缺乏足够生源。”尚红建议,应设立临床检验诊断学5年制本科教育学制,注重培养提升临床知识储备和临床思维能力,为检验医师的培养奠定生源基础,为各级医疗机构输送合格的检验医师人才,并形成临床检验诊断学从5年制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培养的持续连贯机制。

  尚红说,在临床检验医师岗位设置方面,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检验医学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定,很多国内医疗机构没有设置检验医师岗位,检验医师的培养缺少发展方向,身份认同感受到影响,检验医学的临床价值无法得到最大化发挥。由于有关政策制度不够完善,目前检验医师的工作仍主要局限于临床实验室的检验工作中,其临床诊疗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推动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尚红认为,参照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检验医师培养的实践经验,医院应按照床位数或检验技师数量设置一定比例的检验医师岗位,并作为医院绩效考评和等级评审的指标纳入考核。相关部门应制订完善适应检验医师队伍发展的职称评定制度标准,保障检验人员队伍建设,促进检验医学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发展。同时,还应鼓励检验医师深入参与临床诊疗工作,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充分发挥检验医师作用。要规范设置检验医学相关标准,提升检验质量水平,促进检验医学持续健康发展。(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肖春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