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稳增长、增活力,优环境、保民生,持续巩固经济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推动城区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跃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走稳决胜之年决胜之战的胜利之路。”近日,中共大东区委书记王林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持续提升产业能级 为决战决胜强动力
强化重点项目服务管理保障,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车玩空智生材+新能源”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完善智慧路网、搭建智慧场景,加快“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焕新升级东中街—龙之梦商圈,不断优化消费体验。依托“乐享大东”消费品牌开展促消费活动,不断激发消费热情。全力打造沈阳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把“流量”变“留量”。完善四大科创组团空间布局,健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年科技型企业数量突破3500家。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为决战决胜增后劲
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新增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擦亮“东来办”政务服务品牌,真心实意为企业降成本、为人民群众解难题。进一步推动《大东区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万件清理”,让“接诉即办、办就办好”在大东成为常态。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争取辽宁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精雕细琢城区品质 为决战决胜优环境
统筹推进三大核心发展板块建设,提质升级8个老旧小区、10条背街小巷,更新老旧电梯100部以上,打造全市首个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启动城区路网品质提升五年行动,打造3条示范干道,持续丰富“一网统管”智能应用场景。积极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动工业碳达峰先导区试点、减污降碳创新协同试点产业园区建设。努力建设更加宜居、韧性、智慧的美丽大东。
兜实兜牢民生保障 为决战决胜筑根基
持续提高“民生十条”帮扶救助标准,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争创全国社会救助创新实践区。打造沈阳职业能力建设核心区,重点推动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和沈阳东北亚青年创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项目建设,加快建成全省首个智慧心育平台,争创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案例和社区学习中心优秀案例。建立“1+3+11”卫生健康体系,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树立品质养老“大东样板”,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领先的托养服务示范点。深化“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行动,发挥区综治中心“多中心联动”作用,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傅淞岩 特约通讯员 赵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