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平区扎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抢抓机遇、谋定快动,精准发力、全面加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今年,荣获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第47位、上升2位,创造历史最好成绩,蝉联东北首位;获评中国创新百强区第51位,连续三年稳居东北第一。长白岛经济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首次进入全省85个省级开发区前5名。
项目建设向高而攀、质效双升。坚持“项目为王”,狠抓“四个一批”专项行动,谋划人工智能中心、长白内河EOD等项目457个、总投资2176.7亿元。争取上河湾城中村改造、和平湾新建高中等项目7个,争取资金6.9亿元、增长2.4倍。均和云谷、大家的家等182个重点项目实现开复工,增长21.3%,总投资103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竣工投产联东U谷二期等项目41个、增长20.6%。“一楼一案”攻坚停缓建项目,世茂五里河T3-T5等7个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中海广场等特色楼宇8座,连续两年位列“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三十强。
内生动能向强而进、加速释放。创新推出的“找茬听劝”模式受到国务院点名表扬,被赞为“东北第一政务服务品牌”;重点项目全链条审批手续办理提速70.8%,勘验时限由3天压缩到半天。重构“6+1”招商体系,开展各类经贸活动115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0个、落地96个。储备央地合作项目16个、落地项目3个,落户央企子公司3户。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2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户,工业元宇宙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技术合同登记额完成29.3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12人、大学生14915名。
产业发展向新而行、蓄势崛起。统筹培育壮大“新字号”“五型经济”和“4+1”主导产业,产业转型加速推进。引进品牌首店23家,推出夜经济场景14个,举办大型展会117场,预计全年网上零售额达61亿元。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2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户,140户“四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20亿元。新增辽股交挂牌企业6家、基金4支,预计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28亿元,占全市21.8%。举办草莓音乐节、玫瑰音乐节、“和平杯”等各类活动1000余场,培育咖啡小巷等一批特色文旅IP,重点节日期间实现景区客流量511.66万人次。新增医疗机构82家,盛京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项目等有序推进,国中康健等项目实现运营。
新老城区精细统筹、深度协同。和平湾五大设施持续完善,城中村改造、自来水厂、雨水泵站等项目加快建设;鸿蒙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数字经济总部基地、北斗产业园等加快推进,全国首家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落户和平湾“国际城”。太原街、西塔、北市等城市更新有序实施,高标准完成和平北大街、文体路等7条主次干路维护工作,改造老旧小区64个,提升背街小巷20条。老北市景区荣获国家级“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年度试点项目”;西塔街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名单。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杜一鸣 高级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