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 -> 工作信息
铁西区
满弓紧弦、勇挑大梁 凝心聚力打赢攻坚之战
时间:2024年11月05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4年11月05日

  奋楫笃行担使命,春华秋实满庭芳。今年以来,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12+1”赛道目标任务,坚决扛起“冲在前、扛大旗”的使命担当,奋力当好经济“压舱石”,跑出发展“加速度”,争当生态“模范生”,护航群众“幸福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向上向好。

  发挥科技创新“排头兵”作用

  近年来,铁西区坚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今年三季度,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新认定双创载体等指标领跑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持续领先,科技创新能级显著增强。铁西区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三季度组织新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355家、高新技术企业148家、雏鹰企业52家、瞪羚企业16家,位居全市前列。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44.85亿元,同比增长61%,连续三个季度位居全市第一。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铁西区推荐的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等11家载体获评沈阳市级双创载体,数量全市第一,双创载体总量达到39家。全区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1-8月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5.1%,为近两年内新高。

  勇担转型发展“火车头”使命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铁西区持续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今年,中德园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经开区化工园获评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示范先导区;沈鼓获沈阳市工业设计大赛产品组先进制造类唯一金奖。

  前三季度,铁西区推动114个配套园区项目加快建设,2024年已完成投资31.3亿元。北方重工飞机起落架维修项目启动建设,填补产业空白。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新增2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含复审);紫微恒检测等10家企业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占全市43%。铁西加快重大装备技术攻关,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沈鼓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台LNG船用低温离心压缩机交付使用,摆脱对进口离心压缩机的依赖;特变沈变研制的行业首台 20Hz低频机舱变压器下线,填补我国海上风电低频机舱变压器的空白。

  交出绿色生态“模范生”答卷

  铁西区坚持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今年1-10月,细河土西桥断面均达到Ⅳ类考核标准,卫工河达到Ⅲ类优良水质,实现100%达标。截至10月30日,沈辽西路点位共完成优良天数250天,较去年同期(244天)增加6天。经开区综合指数4.31,优良天数260天,较全市增加3天。

  全区扎实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年初完成农村煤改洁685户,超额完成2023年度农村煤改洁任务。6月率先在全市完成年度煤改洁设备采购开评标工作,现已完成安装1309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指标。同时,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行动逐步完善,铁西城区累计完成50%示范小区的建设,提标打造8个三星示范小区。推进建成3处“两网融合”便民服务站点,智能箱等分类设施运行使用率达90%以上。

  守护法治社会“幸福感”底色

  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铁西区加快构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前三季度,推进联合执法和协作执法,联合检查52次,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实施包容免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不予强制措施四张清单288件次,受益群众192人、企业96家,共减免金额539万元。着力提高公正司法水平,铁西进一步完善司法监督制约机制,组织法官与律师、律师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评议共204次,负面评价核查率、问题整改率均达到100%。多元化解标的额3000余万元经济纠纷,为企业节省600余万元经济支出。

  下一步,铁西区将咬定全年目标任务,狠抓项目“谋立推建”,全力推动工业稳定增长,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坚定拼的决心、强化拼的攻势、激发拼的劲头,冲刺四季度,奋战“全年红”,凝聚力量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