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 -> 工作信息
市生态环境局:
聚焦七大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时间:2023年08月04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3年08月04日

  8月3日,在“2023年沈阳市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上半年工作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晨宇介绍了上半年“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方面相关情况。张晨宇说,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聚焦赛道七大行动,明确40项重点任务、83项具体举措。截至目前,七大行动整体推进顺利,任务进度符合预期,一些重点工作已经取得较大成效。

  建立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沈阳合理布局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光伏项目。推进县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进程,康平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实现开工建设,新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加快办理各项前期手续。在全省率先实施大型老旧煤电外迁建设,沈海热电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开工,成为我市央地合作项目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着力推进清洁取暖模式向农村地区拓展延伸,完成农村煤改洁5.49万户。

  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沈阳着力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强工业领域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工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绿色制造企业培育方面,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制造名单达到183项,绿色制造名单数量占全省总数的43%,居东北地区首位。工业节能改造升级方面,开展项目库管理模式,推广先进的节能、节水、环保及固废处理技术和产品,现已列入重点绿色低碳项目库管理项目共计33个。全市还把循环经济、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领域作为巩固提升环境治理改善的重要手段,全面提升我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力促进了“无废城市”建设。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沈阳着力推动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及超低能耗建筑建造,优化供热结构,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目前,205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加快推进,11个区县(市)的800个老旧小区实现开工建设,已完成既有住宅外墙保温改造20.5万平方米;浑南区国盈生物质供热等9个清洁能源供热项目均已启动相关工作;已累计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198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565个。今年计划建设1000座口袋公园,896座已开始进场施工,并完成495座。

  提升绿色出行占比

  沈阳着力推动增加轨道交通里程,显著提升绿色出行占比以及民众出行便利度、满意度。目前,沈阳地铁4号线和2号线南延线已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为确保下半年开通初期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占比,累计淘汰658辆老旧柴油货车营运资质,更新巡游出租汽车847辆,其中纯电动出租汽车304辆。深化公交都市建设,大幅提升公交线路接驳换乘便利度,已完成201路、243路等12条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工作,共增加运营里程18.1公里,能够填补北四东路、劳动路、桦林街等街路公交空白,方便市民换乘公交线路,进一步增强了线路服务能力。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保卫战方面,上半年,通过系统治理和末端精细化管控,深化臭氧污染“一区一策”治理措施,统筹车辆、机械排放协同治理,开展施工、道路、厂库、运输、裸地“五尘”共治,强化秸秆禁烧精细化管控等举措,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PM2.5浓度两项指标在全省位次较去年同期均提升4名,为近年同期最好位次。

  碧水保卫战方面,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考断面继续保持无劣Ⅴ类水体,优良水体比例40%,超额完成“十四五”考核目标,水质综合指数6.14,同比改善5.90%,改善幅度保持在全省前五名。净土保卫战方面,上半年,我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工业危废、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为10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巩固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沈阳着力巩固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强湿地保护和矿山修复,提升水土保持率,进一步增强自然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全市累计完成春季补植补造面积10.98万亩,超额完成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程春季复绿任务,种植树木11.63万株。加快实施受保护湿地面积提升工程,共有7处湿地纳入辽宁省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达18441公顷,位列全省第二。康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三线一单”空间管控平台应用已见成效,当前,平台注册用户325个,日访问量200余人次,共完成212次选址查询服务,初步实现了“三线一单”成果全社会共享共用。搭建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已入库236个项目,18家银行机构在平台注册,发布绿色金融产品64个,组织银企对接活动。新民市、法库县启动全社会能源消费核算试点工作,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核算体系延伸到区县(市)级,大东区依托京沈合作平台,举办智能网联专场对接会及氢能源产业链推介活动,进一步敞开智能网联深度协作、氢能产业发展的道路。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