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敲响出征战鼓,吹响冲锋号角。和平区全员动员、全力以赴,坚决以中心城区的政治担当,奋力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
敢闯敢试,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提质项目建设,深度“谋立推建”,谋划项目215个,总投资2400亿元,开复工重大项目170个,当年投资135亿元,在提高区域发展能级上实现新突破。提标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进入全市前列,提升国资国企造血能力、融资能力和经济贡献度,发展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长30%以上,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提速创新驱动,健全研发、生产、生活性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大三好、和平湾、医大三个科创组团,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增长均超过30%,建设人才公寓3000套,吸引高校毕业生1.3万人,打造三好街青年友好型街区,在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提高开放水平,大力“走出去、请进来”,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0个、落地80个,依托东北亚餐饮大会、“韩国周”等品牌,月月开展专题活动,发布重磅机会场景50个以上,建设西塔中韩RCEP服务业先导区,在通道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提档产业升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会展经济,社消额增长10%。壮大五型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深化科技金融广场、五里河元宇宙创新基地等建设,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不负人民,厚植高品质生活幸福底色。着力提升城区品质,更新完善太原街、西塔、北市三个核心商圈,建设和平湾国际城、健康城、公园城;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72个、背街小巷42条、老旧管网88公里,在高品质城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建设文化强区,加快释放辽宁“六地”等历史文化资源,引育亿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10个,建成市级以上产业园区和基地25个,持续打造“浑河之夏”“和平杯”等10个文体活动品牌,在东北率先举办草莓音乐节,承接沈阳建设“设计之都”,在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倾力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擦亮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和平、品质养老民生品牌,扩容乐学坊、社区食堂、120紧急救援服务等平台,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位于全国区县前列,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综合公园10个,建设口袋公园100个,绿化覆盖率42.5%,大气优良天数达到320天,持续保持河流水质达标,确保危险废物处置率100%,打造和平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精益求精,强化高效能治理示范引领。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社区比例超过93%、70%、70%;提级“省12345+网格”融合模式,科学再造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一办到底工作流程;实施法治和平专项行动,加快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打造国家法治建设示范区,在统筹发展与安全上实现新突破。
和平区将不断强化斗争精神,奋跃而上,飞速奔跑,常破“心中贼”,勇于“涉险滩”,啃掉“硬骨头”,努力在沈阳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杜一鸣 高级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