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市总工会党组积极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第一步,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下属单位和工作服务对象,结合自身工作多措并举,通过招聘会、就业指导、就业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疫情防控期间“惠民纾困”系列优惠政策落实落地。
探索搭建“互联网+工会”线上招聘会平台
市总工会依托“沈阳e工会”APP平台,积极组织沈阳市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在线提供就业岗位。4月27日,市总工会举办“工会服务当先锋 推动就业助振兴”春季大型网络招聘会启动仪式暨首场工会送岗直播活动,精心挑选沈阳有用工需求的优质企业3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4700余个,吸引在线观看累计达1万余人次,咨询人数达2667人次,在线提交简历1354份,参与招聘企业解答职工关心的就业热点问题达3000余个。直播期间,6家企业进行了岗位推荐,向求职者介绍了企业招聘岗位、薪资福利等内容,并对直播间求职者的留言进行了及时解答。求职者们纷纷在直播互动区为市总工会和现场企业点赞。
扎实推进“多样化+专项”综合就业措施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是推动就业创业的源头保障。沈阳市成立了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工会组织就业创业领导小组,重点企业成立专门就业创业工作组,实行指标包保的“一把手”工程,确保实现再就业工作目标。市总工会还建立30所就业创业孵化基地,13个区县(市)建成农民工劳务市场,依托街道社区建立职业介绍服务站,目前,工会自建联办再就业基地267个。同时,与沈阳开放大学联合举办“我在爱异客上大学”品牌项目,3年共有340人圆了大学梦。联动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共计培训8856人,实名制安置就业5349人,争取省总工会就业创业专项资金27万余元。
问需职工“深层次+个性化”保障就业创业
着力服务混改企业,是推动创业就业的破冰之举。市总工会以党组成员为组长成立了6个工作组,通过调研分类确定了共享用工、推荐就业、提升技能、家政培训等9种就业创业模式,为助力新一轮企业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针对疫情影响,市总工会还积极举办每月一个主题的网上直播工会送岗活动;与7家心理学专业机构合作,以“沈阳e工会”APP为载体,开通14条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发布“抗击疫情 关爱心理”相关文章,及时缓解疫情期间居民的焦虑等不良情绪。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