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聚焦六稳六保 -> 政策与解读 ->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关于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的解读
时间:2021年12月02日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 ] 打印
市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02日

  根据未来五年我市全民健身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而制定的《沈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体育强市,推进健康沈阳,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擘画宏伟蓝图,具有引领全局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起草背景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民健身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初步构建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圆满完成“十三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各项指标任务,为沈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市全民健身工作与国家要求,与其他副省级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健身场馆(地)总量相比尚显不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健身器材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健身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全民健身场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较弱等等。

  “十四五”时期,国家提出建设体育强国、辽宁省提出建设体育强省,《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沈政发〔2021〕8号)提出大力推广健康生活,推进全民健身,优化“15分钟健身圈”。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已成为人民群众的美好追求和生活向往。制定出台反映群众意愿、符合当前实际、适应发展要求、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操作性的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既是顺应全民健身发展大势、促进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全民健身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全面建设沈阳国家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

  二、起草过程

  2020年底,市体育局启动了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调研工作,对健身组织、健身场馆、健身场地、健身设施、健身活动、健身服务等六方面进行调研。结合“十三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评估,多次召集区、县(市)体育部门开会研究讨论,摸清基层底数和需求,为起草实施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起草过程中,市体育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和《全民健身条例》,比对国家体育总局、辽宁省体育局和15个副省级城市“十三五”全民健身计划相关指标,综合分析我市各项指标,3次召开局党组会议研究讨论,3次征求市直相关部门意见并修改完善。

  三、总体思路

  (一)坚持高点站位。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始终,着力突出市委、市政府对体育工作的领导,着眼于全民健身工作服务服从于中心工作来谋划设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遵循实事求是。积极主动地与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程、方略相适应,遵循全民健身的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相吻合,遵循规律,着眼长远,统筹兼顾,近期与远期、定性与定量,最大程度在认真测算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可实现的量化指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不切实际的大指标、完成不了的虚假指标,所有数据指标经过分析测算对比,做到数据来源有出处、有依据,目标经过不懈努力可实现。

  (三)注重解决问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相统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扬优势、固根基、补短板、抓重点”,注重解决地区间和城乡间健身设施、赛事活动、服务水平等发展不平衡,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上下功夫,通过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举措,切实解决当前制约群众健身的难题。

  (四)突出创新发展。坚持开放融合、守正创新,充分吸纳一切可借鉴的创新方式方法,赛事活动举办模式创新、社会指导服务方式创新、场地建设主体创新等,跳出体育看体育,开门办体育,吸引社会力量办体育,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提供多元体育产品和服务。贯彻“体育+”“+体育”理念,推动“体旅融合”“体教融合”“体卫融合”深入发展。

  (五)做好政策衔接。注重与《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发〔2021〕11号)和《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沈政发〔2020〕17号)相一致,注重与市发展改革、教育、自然资源、文化旅游广电等部门规划内容相衔接,避免出现时间节点、目标任务、数据指标等方面表述不一致问题,做到原有政策与现行政策衔接统一,互相接续,便于统一组织实施。

  (六)注重落地见效。把工作任务细化和量化,变成可操作内容。同时,充分把握全民健身工作系统性、复杂性、跨领域、跨部门的特点,对实施计划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各单位目标任务,明晰工作责任,以达到协同推进,共同发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四、主要内容

  实施计划共分四部分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指示批示为指导,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发展目标分为健身锻炼人群大幅增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体育组织体系逐步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持续开展、科学健身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健身休闲服务业发展壮大6个方面具体数据指标。

  主要任务包括优化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健身场地设施、组织开展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服务水平、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全民健身休闲消费、统筹推动各类人群均衡发展、弘扬全民健身文化8个方面22项具体任务。

  保障措施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实施评价监督3个方面。

  五、重要指标的确定

  (一)关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经评估,“十三五”期间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52.3%。经测算,“十四五”期间调整为55.8%,平均每年增加1.3个百分点。

  (二)关于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经评估,“十三五”期间我市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60%以上。经测算,“十四五”期间调整为68%以上,平均每年增加2.7个百分点。

  (三)关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评估,“十三五”期间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平方米。经测算,“十四五”期间调整为2.7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加4.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