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聚焦六稳六保 -> 工作动态
新民市:聚焦重点开局 真抓实干起步
时间:2021年02月01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1年02月01日

  1月30日,记者在新民市采访时了解到,新民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眼建设新型工业聚集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两区”和装配制造、农副产品供应、康养文旅、电商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五基地”,聚焦重点开局,真抓实干起步,努力建成沈阳市国家中心城市的拓展区、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的增长极。

  以乡村振兴为统领  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做优粮食种植核心区,做强现代设施农业,推进国字号农产品商品化,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深化农业“三一二”模式,探索生猪期货交易等模式,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集中力量打造胡台、兴隆堡等中心镇,梯次培育重点镇、特色镇,壮大乡镇经济。做好公主屯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利用改革。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有序推进城乡供水、扫保、公交、电商、5G“五个一体化”。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  开创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

  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双过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拓展造纸包印产业链、优化医药健康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能级、发展沈阳市先进制造中心的制造业配套产业加强产业链招商,围绕做强农村电商、发展“文化+”特色加强新业态招商。突出数字赋能,深化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数字新民”项目,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数字文旅、互联网医院等新业态新模式。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  开创改革创新开放新局面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持续推动“万人进万企”,提振企业投资发展信心。积极融入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承接城市核心区功能外溢。对接“京津冀一体化”,打造2小时经济圈。以“菜篮子”生产基地为依托,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日本农业、韩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合作,实现秋实农科年育苗1亿株。依托沈阳国际陆港建设和“公铁海航”多式联运,积极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