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总能见到胸前戴满纪念章的志愿军老兵李维波的身影。李维波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射炮兵第501团一炮手,荣立三等功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一枚。每年,他都不辞辛苦地为前来参观的人做义务讲解,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如何在严酷的战场环境中奋勇杀敌……
“到这儿来讲解,既是想告诉大家志愿军战友的英勇事迹,也是想陪一陪那些我们还没有找到家人的无名烈士,告诉他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永远想念他们。”
——志愿军老兵李维波
艰苦
三年吃睡在炮位旁
“抗美援朝一共去了20个高射炮团,我们是高炮第一团,叫501团。入朝保卫(辑安)鸭绿江桥,三年没动地方,就保卫这个桥。高射炮和其他兵种不一样,它有被动性,飞机不来没有仗打,飞机来了没准备好也打不了。所以要在炮阵地旁挖坑睡觉,我们叫炮耳室。差不多三年,我们都没脱过衣服。冬天只能搭个木板,穿着棉衣,盖棉被露宿。飞机来了,要求我们夜间一分钟之内上炮位,白天要求30秒。冬天生虱子、夏天起痱子,但谁也不用笑话谁。”李维波说。
“高射炮兵离不开阵地,吃饭也在炮阵地。飞机来了,撂下饭碗上炮位,飞机走了再接着吃。”
精准
高射炮兵要求误差为零
“夏天还好点,冬天饭都冻成小冰粒了。没睡过一次安稳觉、没吃过一顿温饱饭,这是高射炮兵的特点。我们的口号是,宁跑千次空,不漏一次情。”
“高射炮兵要求误差为零,那时的炮需要10个人操作,要计算炮弹轨迹和爆炸时间,才能准确抓住飞机。炮兵没有文化不行,我是从东北军政大学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志愿军高射炮兵第504团学习苏式高射炮的,后来到了501团。”
“高射炮兵战斗时间顶多1个小时,因此对高射炮兵的要求一个是精、一个是快。过年时,谁家不吃顿饺子。可是饺子刚下锅,飞机来了,我们赶紧上炮位。”
漂亮
20分钟击落美军战机
“1952年12月28日,我们曾在辑安打掉一架敌机,落在了通化境内。周恩来总理特意派电影工作者到我们连拍摄作战全过程,列入抗美援朝系列片之一,全团都深受鼓舞。抗美援朝期间,鲜有敌机落在中国境内,美国不承认侵略中国,这架被打掉的飞机就是美国侵略中国的铁证。”李维波激动地说,“那场战斗打得十分漂亮,一共才20分钟,我军无一伤亡。被我军火炮击落的那架飞机的飞行员叫拉尔·卡麦隆,我现在还记着他的名字。”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周贤忠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