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记者从皇姑区科技局获悉,截至目前,皇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突破4000家,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占比超过七成。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皇姑区新增科技型企业786家,同比增长52%,占全市新增总量的20%。且在过去三年间,科技型企业总量年均增长近70%。仅2023年,新增科技型企业数量近2000家。在数量跃迁的同时,皇姑区进一步做浓“科创密度”,每平方公里拥有近76家科技型企业、超12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6小时就有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破土而出”。
科创“蜂群”效应的凸显,背后是政策的“精准滴灌”。皇姑区在全市率先构建以“创新积分”为评价标尺、以“科创券”为政策工具、以“梯度培育”为成长路径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为93家企业实现精准画像,帮助企业识别发展优势、突破瓶颈制约;搭建“皇姑区创新驱动综合服务平台”,汇聚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库、企业创新积分管理、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等多项功能,开启“数据驱动+政策赋能”新型企业服务与培育模式,打造科技创新生态的数字底座和线上枢纽。
目前,皇姑区已孕育出省级瞪羚企业31家、省级雏鹰企业236家。在日前发布的“2025辽宁省瞪羚独角兽企业创新积分TOP100”榜单中,皇姑区自主培育的航盛科技、邦粹科技、沈阳博来德滋等三家企业入围榜单前二十。
下一步,皇姑区将深度聚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材料、中医药等核心产业板块,持续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重塑产业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