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康平骄阳似火。来自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的七家塑编企业,带着75个就业岗位组团来到康平县胜利街道朝阳社区。当天,以“舒心就业在身边、社区援助暖心间”为主题的舒心就业社区就业大集系列活动在这里举行,共有100余名求职者顶着烈日进场应聘。
今年以来,这样看似“精致”实则“精准”的招聘活动,康平县人社局已先后以“劳务品牌进社区”“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为主题,面向不同就业群体组织召开了33场,共有124家康平本地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90个,400多名康平求职者进场挑选合适岗位。
康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康平县突出重点群体,兜牢民生底线,前移就业服务关口,线上线下高效对接,不断提升“舒心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确保就业优先战略在基层得到落实。
脱贫人口就业 兜底安置
北四家子乡脱贫人口陈大哥的老母亲患有脑血栓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全靠他守在身边照顾。陈大哥因此不能外出务工,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是拮据。康平县人社部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为他提供了乡村保洁员的公益岗位。现在陈大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又不耽误照顾老母亲,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
据了解,康平县人社局联合县乡村振兴局,通过排查梳理,在全县范围内共开发村屯道路环卫保洁公益性岗位629个,安置脱贫人口就业629人,年人均实现工资性收入8400元。
打造劳务品牌 提升技能
除了结合康平产业特色培育的“康平塑编工”劳务品牌,康平县还逐步实施了劳动者技能提升工程,根据康平人诚信、勤劳、质朴的性格特征,重新定位和塑造了康平县劳务输出的品牌和形象,重点打造了“康平管家”劳务品牌。
康平县从家政、家教、家庭护理、园艺等社会需求量大的用人岗位着眼,通过引进和扶持相关专业培训机构,将技能培训送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庄,把就业服务触角延伸到家庭。目前,已开展手足部病患康复护理、母婴护理、面包烘焙、产妇产后康复等各类专项培训38期,培训学员1652人次。“康平管家”劳务品牌,正逐步把农村劳动力引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其就业的产业转型和空间转型,推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退役军人创业 全力支持
康平县始终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康平县现有退役军人1.2万人,作为优质的人才资源,退役军人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下,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带动就业并取得良好效果。
康平展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振武,退役回乡后致力于发展无土作物栽培,目前企业园区共有无土栽培日光温室大棚72栋,育有独具特色的无公害番茄、紫甜葡萄、俄罗斯樱桃等中高端果蔬产品,产品供不应求。去年,该企业代表沈阳市参加全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并荣获农业赛道三等奖。
据介绍,在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支持下,康平县人社局将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全市知名企业走进康平,组织开展一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全力推动退役军人更加充分、更加稳定、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