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年初以来,康平县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两邻”理念,聚焦大多数家庭普遍关切的“一老一幼”,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小区党群服务站为主阵地,全面推开为民便民安民举措,扎实做好民生工程,为老人和孩子撑起“幸福伞”。
筑牢“一老一幼”关爱阵地
“全县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等阵地资源,打造老有所依、幼有所教的‘新时代邻里之家’。” 康平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各服务中心(站)针对老年人添置了血糖仪、急救箱、按摩椅等器械,满足老年人强身健体、健康监测等需求;针对少年儿童增设了乒乓球台、跑步机、图书室等健身学习资源,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胜利街道建设社区名门第一城小区在党群服务站设立了“读书角”,组织志愿者提供手工课堂、儿童作业辅导等服务,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决“一老一幼”急难愁盼
针对“一老一幼”的人群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县直有关部门单位积极推进民生品牌进社区、进村屯。其中,康平县中医院、康平爱尔眼科医院等加强与各社区的沟通联络,开展养生知识普及、健康义诊等活动,把医院搬到居民“家门口”。二牛所口镇刘家村精心打造“儿童驿站”,今年暑假期间同沈阳市普助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合作,带领19名农村留守儿童开启夏令营之旅,帮助孩子们通过实践开拓眼界,助力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争做有志少年。
丰富“一老一幼”幸福生活
康平县各村、社区不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兴趣课堂、文艺晚会、诗书鉴赏等活动,为“老朋友”找寻生活乐趣,也为“小朋友”丰富成长经历。胜利街道朝阳社区组建夕阳红功能型党支部,通过观看红色电影、重温经典文学作品等,对辖区中老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网课教学期间,全县各中小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举办线上升旗、手抄报展、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健全“一老一幼”关爱机制
以打造“5分钟响应圈”为目标,康平县建立“接需即办”制度,居民群众通过线上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将需求或问题告知小区点长、楼栋长、单元长等,小区值岗党员会立即转接办理,及时给予群众回复。胜利街道许多小区建立了楼栋微信群,谁家老人有困难,在群里留言求助,楼栋长就会联系沟通帮助解决问题。此外,小区党员志愿者还会详细记录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困境儿童的基本信息,主动上门问寒问暖问需求,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被褥、辅导课程等,让“一老一幼”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关爱。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