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浑南区构建多元课后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18个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12月1日,浑南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勇介绍:“浑南区按照每年生均1000元标准设立浑南区“智慧+”课程资金专项,并列入区政府财政预算,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让浑南区每个学生都享有公平的优质教育资源。”
增加优质课程供给 减掉学生负担
“双减”绝不只是减书包重量、减家庭作业。浑南区紧紧抓住“提供优质教育”这一主线,以“智慧+”课程体系为抓手,创造性推动“双减”工作实施。该体系是在充分整合和优化区内科技、体育、艺术等各种教育资源基础上构建而成。
“智慧+”课程包括全域普及性课程、区域特色化课程及学校个性化课程三级课程,通过“校企联合”“体教结合”促进学校教育的“五育融合”,提升教育品质,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赋能。
据悉,全域普及性课程涵盖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如“八德”“三史”“创客”“魔法系列”,以及体测项目、赛艇、合唱、硬笔书法、家务劳动、厨艺等课程;区域特色化课程是经行政及学术部门严选的精品课程,如科技创新、航模、马术、橄榄球、摄影、芭蕾、戏剧、插画等课程;学校个性化课程是以学校原有的校本课程、社团课程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本校师资为主要课程实施者,适当引进企业专业教师作为补充联合开展系统实施。
增加政府财力保障 减掉家庭负担
浑南区坚持以财政预算方式固化“智慧+”课程经费来源,形成了常态化资金保障机制。陈勇表示,浑南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生均每年1000元标准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学生家长不用为此额外增加支出。
在授课人员选择上,浑南区广泛联系科学家、大学教授、国家级运动员、人民艺术家等高端人才,邀请他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区域内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实现优质课后服务全覆盖。
截至目前,浑南区已签约16家课程服务单位,其中8家单位已提供了15项课程服务。全区27所中小学和1所幼儿园开设了全域课程,包括课程服务费和设施设备在内,已投入课程建设资金1525万元。
增加公平普惠“含金量” 减掉教师负担
浑南区“智慧+”课程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进入,不仅全方位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更分担了学校教师的负担,让广大教师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奉献三尺讲台、致力教书育人上。“在与专业教练员互动的过程中,学校都是有针对性地选派合作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师们的专业水平。”浑南九小校长侯明飞说。
浑南区“智慧+”课程重点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同时延伸到幼儿园、高中,实现了15年全覆盖。
“智慧+”课程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前提,每天为学生提供不少于1小时个性化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可提供延时服务。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100%参与“智慧+”课程服务,确保有意愿的学生100%享受“智慧+”课程服务。
随着“智慧+”课程的不断深入,诗词大会、机器人、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课程与赛事已在浑南全区范围展开,智慧、创新教育集团赛艇对抗赛在“最美静水赛道”浑河上如约举办,独轮车、国际象棋、汉诺塔、攀岩、柔道、英文歌曲等课程已成为浑南九小等学校的校本课程。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封葑
相关新闻:
浑南区新(扩)建五所学校
浑南区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29所学校。截至目前,已经启动建设的五个项目为:浑南区创新路第一小学、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附属中学、浑南区第二小学智慧校区、浑南一小(综合楼项目)、浑南区智慧第二小学。(封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