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疫情防控中,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岁末年初这场大考,为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治理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机。沈阳市一些地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在疫情防控中不断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自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疫’线下的沈阳治理”系列报道,反映这些地区在疫情防控中对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探索与成绩。
大洋河社区低保户马希俊在疫情防控期间走街串户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护知识。他说:“政府给了我很大关怀,在我能力范围内有一分力、发一分光。”这是沈北新区农村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战疫情,交出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沈北新区“答卷”。
作为辽宁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沈北新区积极探索以党建组织力带动协商共治的凝聚力、以积分激励带动多方参与的吸引力、以“战疫情”的战斗力考验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以党建组织力 带动协商共治的凝聚力
沈北新区对实验区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三级书记抓治理的责任体系,组建由区民政局牵头,区委组织部等9个相关区直部门及10个街道为成员单位的实验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实验区创建工作纳入到全区绩效考核体系,确保了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通过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等共产党员先锋工程,推动村党组织在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风文明、疫情防控等重点任务落实中发挥领导作用,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带动示范效应的基层党组织。大辛二、兴隆台被评为市级领航示范村,兴隆台街道突出民族特色,以满洲第一个党支部为红色因素,寻找党员李芳同志的故事及资料,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红色基因”主题型社区。
面对沈阳新一波疫情防控的大考,党组织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带动党员、群众、企业、商户等志愿者广泛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圆满完成了两轮核酸检测,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涌现了无数感动人心的沈北故事。在各个农村疫情防控卡点,在寒冷的冬夜,社区书记、党员带头义务值守,辉山街道冯道社区老党员赵金玲主动请缨,从来不计报酬。低保户、残疾人也参与进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氛围。
以积分激励 带动多方参与的吸引力
用小积分推动大治理,沈北新区创新建立了党组织和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和面向群众的积分制,积分项目包括精神文明、社会稳定、环保卫生、志愿服务4大类,涵盖了自治、法治、德治的方方面面,从庭院卫生到垃圾分类、从参与疫情防控到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从争做好儿媳好邻居到调节矛盾纠纷,用积分记录每个人的行为表现。
以积分激励为抓手,探索并形成了具有沈北特色的以“两会四议一调解”即“村民说道会、评理说事会、四议一审两公开、街道人民调解室”为核心的社区分层协商机制,全区建立“说道会儿”等议事组织156个。坚持“协商即是化解、协商即是治理”的理念,让司法干部、社区干部、片警、党员志愿者、居民共同参与协商,共同解决群众的问题,仅2020年以来共调解家庭、邻里、土地等各类矛盾纠纷791件,将人民年调解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各家各户,打造了辉山街道森林里社区“老吴调解室”、黄家街道司法所“小武子调解室”、新城子街道福宁社区“福宁调解室”等品牌调解室,得到群众高度认可。
积分不仅是激励广大群众成为志愿者参与自治、法治的有效治理路径,更是一种积分积德打造德治的文化载体,形成了积分口号:只要动动手,奖品就拿走。家乡要好看,大家一起干。沈北新区连续两年开展“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社区邻里节活动,打造一批具有沈北特色的文明实践阵地,孟家台村修建文化长廊、文化墙,大辛二社区建成辽宁首家农村“孔子学堂”,农村思想阵地成为传承传统文化、感受美丽乡愁的热门打卡地。
曾经沉寂的乡村“热闹”起来,大家见面的问候变成“你积分了吗?”“这月到爱心超市领到什么奖品了?”
在疫情防控中 交出乡村治理能力的“答卷”
疫情防控考验着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沈北新区把积分搬到“家在沈北”微信智能服务平台,“用积分记录行为”功能,调动企业参与到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来,凝聚各方力量共建社区家园。
在两次核酸的检测工作中,新区采用高拍仪、手机扫描身份证登记等智能化方式进行核酸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马刚街道柳条河社区第一书记李格伟自己创办“马刚时讯”,让大家在第一时间了解街道内发生的时事资讯;清水街道后屯村自编自导防疫快板,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做到全员核酸检测“楼不漏户、户不漏人”。
为了减少聚集,提倡春节“就地过年”,沈北新区开展了“舍小家顾大家、小家预约申报,大家排查通报”主题活动,把农村春节走门串户搬到线上团圆。通过绷紧防控思想弦、锁紧防控安全门,织密农村疫情防控网。
绷紧防控思想弦。做到微信有家书传亲情、街面有喇叭传政策、墙上有标语传口号。通过微信向在外地工作的亲友发送“一封家书”;看紧重点人。实行街道、机关干部包村,落实防控责任;街道干部、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组成巡逻队,全部下沉到网格,入户走访、巡查、电话、微信问询等方式进行“地毯式”排查。在大洋河村,有一支特殊的“自强”巡逻队,每天走10公里,一边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一边排查村里的陌生人,遇到生面孔时,他们就主动询问从哪里来去谁家,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报告。这支自强巡逻队是由4名脑血栓患者自愿组成,正值恢复阶段,他们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组成了“自强”志愿巡逻队。
锁紧防控安全门。对必要回来的亲友实行主动预约申报,对不如实申报的进行全社区微信群通报,并扣减积分。鼓励村民进行举报,经核实属实的给予积分奖励,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排查的积极性。在各个社区卡点日夜坚守值班,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测温、登记,加强对外来人员管控,把住进入社区的第一道路口。
随着乡村治理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发生了很大变化,庭院干净利落了,街巷垃圾少了,参与社区活动的人多了,闲人少了志愿者多了,乡村焕发了人人都是主人翁的生机与活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