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康平县二牛所口镇刘家村养鸭大户张立新每天都在“土味康平扶贫馆”直播间卖鸭蛋。做直播前,她每个月收入一两千元,现在一个月能赚1万多元,最多的一天能卖上万个鸭蛋。“真没想到,我也能当网红!”57岁的张立新很开心,她说,自己最要感谢的是驻村第一书记宋楠楠。自从2018年来到刘家村,两年来,宋楠楠带领村民搞直播、开网店,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全村人闯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也给村里带来了许多新变化……
发展特色产业 “宋书记笨鸡蛋”热卖
刘家村是沈阳距市中心最远的村子之一。两年前,宋楠楠初到刘家村时,全村7000多亩耕地,种植的多是玉米,没有经济作物和其他产业,年人均收入仅7000元左右。“要想让村民富裕起来,只种玉米可不行,得找到致富新出路!”宋楠楠心里琢磨着。于是,到村第二天他就开始走访了解情况。他发现村里几乎家家都有散养生蛋母鸡的习惯,少则两三只,多则十几只。这些正是市场上热销的纯正笨鸡,每天全村能收集上千个笨鸡蛋。之前都是农户们零散自养,被收购的价格也很低。宋楠楠合计着,这笨鸡蛋是个产业,如果能卖进城里一定很受欢迎。于是,他组织并带领村民制定推广方案,设计包装,将村里的笨鸡蛋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并尝试着通过网络找销路,“宋书记笨鸡蛋”应运而生。最开始,不到半年,就卖了10多万元。如今,村里已形成了笨鸡蛋的统一销售模式,确定了“宋书记扶贫笨鸡蛋”的品牌,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产品。
宋楠楠任职后,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注重对传统农业进行改良。他特意邀请了农业专家来村实地考察,对村里的土壤、水文、环境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各项条件进行细致考察,并对村里传统种植提出改良意见,开发了16亩试验田,包括优质小米、地瓜、酒高粱、水果玉米在内的四个种类六个品种,均为本地环境适合的高产高利润经济作物。来到刘家村之前,宋楠楠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劳动,自从开发了试验田,他耕种培育亲力亲为,每天到地里进行观察学习,坚持与专家保持经常性地沟通。在他的坚持努力下,试种最终成功,各类农作物取得了大丰收,仅水果玉米和地瓜的销售就达24万元,而这仅仅是试种试卖的成果。目前,村里又投资几十万元建设了大棚,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准备种植羊肚菌,预计年收入可达到40万元以上。
康平好货售往全国 宋书记代言农产品成网红
微商销售土鸡蛋的成功让宋楠楠深受启发。2018年下半年开始,他积极投身电商平台,在淘宝上开设“土味康平扶贫馆”网店,专门销售鸭蛋、地瓜、灵芝、花生等特产,并依托阿里巴巴集团“村播计划”,组织村民参与网络直播销售。短短几个月,部分农产品的销售量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57岁的村民张立新,以养鸭腌蛋售卖为生,在村子周边小有名气。但近年来腌蛋成本提高,一家人收入越来越少。得知这一情况后,宋楠楠找到张立新,鼓励她通过网络直播宣传自家鸭蛋。开始时张大姐还有顾虑,觉得直播都是城里年轻人玩的,怕自己弄不明白,也有点难为情。宋楠楠不断鼓励她,很快张大姐就成了村里的网红主播,不仅有了自己的品牌和生产基地,还计划着再盖几个新的鸭房扩大生产。
“灵芝大姐”“花生小哥”“蜂蜜教授”“榨油侠侣”……随后,不断有直播新人加入,目前已有8位农民“网红主播”。村里的地瓜、鸭蛋、灵芝等各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宋楠楠还以第一书记的身份亲自上阵代言,“宋书记扶贫笨鸡蛋”“宋书记蜜薯”“宋书记水果玉米”等网红农产品供不应求。
如今,“土味康平扶贫馆”销售的康平农产品品种超过40种,2019年实现销售额80多万元。不少村民还跟宋楠楠一起干起了直播,每月能赚四五千元。宋楠楠还引领村民自己开店做老板,村内现有淘宝店铺26家。
扶贫救困暖人心 宋书记破解村民的后顾之忧
积极组织全村致富的过程中,宋楠楠始终没有忘记扶贫救困的工作。担任第一书记这两年,他每天都会去村民家中坐坐,尽力帮助村民解决问题。
村民滕景星老两口均身患重疾,常年求医问药,家中为此负债。前几年老滕的儿子卖掉了市里住房,辞职回村里照顾两位老人。得知滕家情况后,宋楠楠多方走访联系多家医院,为滕家和村里几户情况相似的家庭提供部分免费治疗,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滕景星家的情况给了宋楠楠极大触动,家中老人一病,会影响全家人的生活。他了解到,全村300多户村民,有40多户家有老人需要照顾。很多年轻人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回村照顾患病父母。针对这类情况,宋楠楠在村里办起一家“失能老人日间照料站”,白天村民把老人送到照料站,出去安心务工务农,晚上再把老人接回家,解决了家里的后顾之忧。
提起这两年的驻村经历和心得,宋楠楠感觉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几年前有一部热播电视剧叫《马向阳下乡记》,讲述“第一书记”在乡村的各种经历。宋楠楠特别喜欢这部剧,他也像剧中的男主角一样,努力为村民创造一个又一个惊喜……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