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法库县依牛堡子镇祝家堡村:“虾稻共作”助村民走上致富路
时间:2020年06月01日来源:法库县
[字体: ] 打印
法库县 2020年06月01日

  “虾稻共作”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二者同生共长,既增加了土地附加收入,又可以提升稻米品质。近年来,依牛堡子镇以绿色发展为理念,积极推广“虾稻共作”模式,助力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走进依牛堡子镇祝家堡村虾稻养殖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稻田的一端村民们正在忙着插秧,另一端则在进行着小龙虾虾苗的投放。祝家堡村位于辽河流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沟纵横,水源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虾稻养殖条件。目前,祝家堡村已有虾稻共作稻田170亩,亩纯收入2100元,预计总产值将达到127万元。

  据了解,“虾稻共作”的过程中对稻田的要求非常高。由于小龙虾属于甲壳纲的一个虫类,对农药化肥敏感度极高,所以养殖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的农药和化肥,这也变相地提升了水稻的品质。

  同时,小龙虾在稻田里和水稻一起生长的过程中,村民也会定期投放一些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让小龙虾吸收的营养更加多样化,肉质也更加紧实肥美。同时小龙虾排出的粪便又被水稻吸收,水稻在完全脱离化肥和农药的环境下生长,如此形成了最自然的种养殖模式。

  “虾稻共作”的种养结合新模式,凸显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宽度”。同时,乘着电商的东风,依牛堡子镇祝家堡村充分打造农村电商品牌,逐步完善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快手、抖音等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创建农村流通网络体系,推动农村物流服务网络更加畅通,让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更充分展现,使“虾稻共作”模式生产出来的稻米和小龙虾等优质农产品销售得更好更快。

 

 (撰稿:孙圳 赵超 审核:吴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