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领导讲话
王新伟: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时间:2022年02月21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2年02月21日
  2月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新伟带领相关地区和部门负责人,到浑南区、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实地调研检查“五工程一管理”工作推进情况,就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市领导李军、刘旭辉参加。
  “五工程一管理”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更新行动重点任务,是提升城市品质、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今年,将重点实施475个老旧小区改造和200条背街小巷更新,改造310公里老旧燃气管网和143公里老旧小区供水内网,实施38条道路有机更新、城乡接合部17条出口路及沿线52个村屯环境整治,新建1000个口袋公园。
  王新伟首先来到南三环带状公园建设示范段,在听取工程建设准备工作汇报后,他强调,要坚持大都市思维,强化系统观念,科学规划设计,打开封闭空间,围绕“拆、清、改、绿”,抓紧实施增绿、建园、连道、造景、植文等工程,加快推进三四环沿线和高速出入口整治,打造群众休闲活动的新去处、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在新华路与集贤街交叉路口,王新伟详细了解背街小巷改造安排,他指出,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统筹空间形态、经济业态、环境生态、文化活态,加快推进“标准化、设计化、法治化、网格化、社会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在抓好“一拆、五改、五提升”的同时,因地制宜提高设施配置水平,建立慢行网络,完善标识系统,突出文化特色,丰富服务功能,让百姓感受到舒适便利宜居。随后,王新伟来到文艺路,仔细询问全市街路更新工程及供暖、供水、燃气老旧管网改造推进情况,他强调,道路有机更新要坚持“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统筹主次干道、路内路外,抓好道路断面优化和景观绿化提升,注重建筑立面、门头牌匾、色彩的统一协调。同时,要开展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深入推进水、热、气等城市老旧市政管网改造工程,不断增强城市韧性。在北三经街与九纬路交叉口的口袋公园建设选址地,王新伟认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要求相关地区和部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突出文化主题、坚持园路一体、注重城园融合,扎实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工程,全力打造公园城市,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在现场听取大东区万寿小区改造计划后,王新伟叮嘱有关方面要深入践行“两邻”理念,以微降解、微渗透、微绿色、微节能、微交通、微医疗推动老旧小区微更新,增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用房,做实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平安沈阳等民生品牌,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样板工程。王新伟还特别强调,要强化“五工程一管理”的施工组织,做实项目前期,加强从招投标到施工、监理的全过程监督,对不讲诚信、野蛮施工的单位严管重罚,做到工作成果由群众评判、让群众满意,把各项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阳光工程。
  王新伟强调,当前,城市开发边界趋于稳定,城市建设方式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升,城市更新日趋常态化。要把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摆在重要位置,顺应产业随人走、人随环境留的趋势,坚持将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在推动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方方面面,以构建高品质生活空间的实际成果惠民生、聚人才、兴产业,全力打造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都市。要明确建设主攻方向,聚焦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安全灵敏的韧性城市、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运行高效的智慧城市、清洁低碳的绿色城市、魅力彰显的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要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原则,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产城融合、绿色低碳、安全健康、人文传承创新规划理念,抓好公共空间、景观小品、标识系统设计,切实增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完整性、文脉延续性。要优化空间结构布局,统筹划定并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统筹做好老城新城、地上地下、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的开发利用,统筹布局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保设施、产业配套设施,推动城市各类功能科学衔接、有机融合。要深化用地方式改革,创新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健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广节地型、紧凑式、高效率开发模式,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要健全基层管理机制,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实现资源职能进街道、便民服务进社区、优质物业进小区、人文关怀进家庭、智能服务进手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