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经济快讯
大东区:跃居“中国工业百强区”辽宁榜首
时间:2020年11月20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0年11月20日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发布《中国县域工业竞争力地图》,揭晓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沈阳市大东区等辽宁三地入选。其中,沈阳市大东区位列百强区第69名,在辽宁省排名第一。

  “近年来,我们严格依照市委、市政府对大东区的产业发展定位,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意识,以四大整车厂为产业链顶端,充分释放华晨宝马的牵动效应,引领汽车售后市场及零部件企业项目不断向大东集聚。同时,推动形成了以汽车产业为主导、多个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总量规模平稳增长,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工业已经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大东区委主要负责人说,大东区将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向“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迈进。

  工业企业强势发展。大东区高度重视工业企业培育、发展和壮大,规上工业企业中已有50%为亿元以上企业,其中百亿元以上企业2户、10亿元以上企业7户、5亿元以上企业5户。重点工业企业中,华晨宝马成长为千亿级整车工厂,生产的新5系(燃油和混合动力)、X3高端车型销量持续高涨,今年9月投产的iX3纯电动车型全球发售,大东区成为国内首个国际化新能源车型出口地;上通北盛生产的GL8车型销量始终保持在全国MPV车型的前两位;德科斯米尔成长为产值超40亿元的东北地区最大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之一。

  汽车产业优势突出。从建设东部汽车产业集聚区到沈阳汽车城挂牌运行,从辽宁省重点产业集群到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东区以华晨宝马、上通北盛、华晨汽车、雷诺金杯四家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集聚法雷奥、延锋安道拓、延锋内饰、马勒等国际知名的零部件企业百余家,其中规上零部件企业53家,产品覆盖电子系统、动力系统、汽车结构件等十个门类,汽车产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90%以上,占全市汽车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保持在60%左右。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既有以华晨宝马5系混合动力、iX3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又有希科泰、凌云瓦达沙夫、敏能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提升至5.4%。

  汽车产业链条日趋完整。按照“建链、延链、强链、补链”的要求,加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招引力度,带动一批产业链中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落户大东。特别是面对疫情冲击,大东区尽早谋划、快速推进,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化危为机,开创了服务项目建设的“宝马模式”“大东速度”,有力推动了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投产。截至目前,完成开复工重点项目102个,同比增长27.5%,超额完成全年项目工作目标;全区实际到位内资106.3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3.25%;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占全市比重达22.6%。

  先进制造模式加速应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智能制造方面,华晨宝马新大东工厂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性和数字化的汽车工厂之一,现已建成辽沈工业集团、延锋安道拓等7个数字化车间,又新启动名华模塑等8个智能制造项目。数字化方面,依托与华为公司的战略合作,大东区着手布局“一云一区一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绿色制造方面,继华晨宝马之后,福耀玻璃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世纪华通和延峰安道拓等5户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另有10户企业纳入储备。(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傅淞岩通讯员杨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