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的魅力有多大?几元钱成本的马克杯,加入“如意”设计元素,市场售价398元,持续热销超过6年;普通应急排水车,旧貌换新颜后,价格翻涨十倍有余;一条焊接流水线,重新规划设计后,上亿元的订单分秒而至……这些真实存在,仅为冰山一角。
步入文创时代,创意设计的力量,已超出人们的想象。5月27日,第二届沈阳创意设计周拉开帷幕,创意设计国际论坛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举办,来自国内高校、新闻出版、文创企业等领域的创意国物、设计大咖齐聚一堂,共议创意设计的魅力,500人报告厅座无隙地。
大咖论剑,为文创产业发展把脉
创意设计,看似很远其实很近。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科技的普及,文化产业被注入了更多的创新精神,触角延伸一、二、三产业,触及百姓生活,形成了支撑国民经济的综合性产业。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高政作为首位演讲嘉宾,一语中的。文化和创新的契合,文创产业兴起,创意设计占据重要地位。
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正林表示,文创产业是创造性产业,是进入新经济时代,文化和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的一种新经济现象。目前,文创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经济活力、城市功能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文创产业的市场潜力,许正林列举数据: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文化及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8732亿元,同比增长12.9%。按此推算,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占GDP比重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新锐观点,台下观众听得“解渴”
创意文创产品必须有“根文化”,必须加上生活元素的设计,这样才能打动人心,才能让买家掏出钱包。掏得越多,说明创意设计越成功。好合苑文创品牌执行长、北京故宫文创商品研发基地总监杨琦兰发表观点,创意设计是美学设计,更是实用设计,市场价值是一个衡量标准。
手机直播打开了非遗发展的新天地。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的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现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已经达到1372个,省市级非遗数量更加庞大。基于手机直播技术,让更多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他们整合后打造非遗小镇或非遗聚集区,也是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有益尝试。
获得“创意大国手”称号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永亮发表观点称,从80后到90后再到00后,数字创意产业已从视听时代过渡到虚拟体验时代,这是一个跨越性的转变,满足虚拟需求的创意设计,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论坛上,七位嘉宾的演讲生动而精彩,发表的新锐观点让观众张先生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场论坛让我很解渴。关于创意设计的论坛,我以前参加过不少,但像这样有真知灼见的论坛还很少。我也是从事设计工作的,论坛中的很多观点都为我今后设计作品指明了方向。”
点石成金,分享创意设计实例
创意不是遐想,设计也有其规律,好的创意设计更能“点石成金”。论坛上,杨琦兰与大家分享了创意设计的典型实例。海水纹晚宴包、必中(粽)小挂饰……他设计的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遵循着这样的设计理念:设定目标消费者—找有根基的文化元素—转化为文化创意。
杨琦兰介绍,因珍宝太多,台北故宫不知道展览什么。游客进去参观,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看了什么、出去宣传什么,是需要博物馆来告知的。经票选,“翠玉白菜”被认为是最容易讲述的,于是在台北故宫的力推下被捧红了,之后各类相关文创产品随之而来,现在衍生品已达3500种。
高政表示,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加速融合,成为文创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以喜马拉雅FM为例,只是一个传播载体的转变,不仅让它拥有500万音频主播,成为最大的声音宝库,而且激活了全国4.5亿用户,如今每人日均收听时长128分钟。2017年6月,喜马拉雅发布的小雅AI智能音箱,凭借着“动口不动手”创意设计,发布当天就销售了5万个。
华特·迪斯尼的实例,也让现场观众印象深刻。他是创意设计最成功的人,1926年他开始制作动画电影,通过米老鼠、唐老鸭等一批生动的形象吸引观众,如今业务已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等,《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中,迪土尼以520亿美元排名第18位。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孙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