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经济快讯
“酸菜贷”盘活了大白菜产业链
新民市已有7家企业获得资金扶持合计3090万元
时间:2021年11月01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1年11月01日

  从种植到深加工,一棵大白菜联动的是新民市一条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最近,位于产业链下游的酸菜加工企业遇到点愁事儿——地头儿的大白菜预订好了,手里掐着来自全国的酸菜订单也不愁卖,但收菜的资金却“打不开点儿”了。这是咋回事儿?又该怎么办?

  今年雨水勤,用大民屯镇大民屯一村新成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付新成的话说,“小雨浸着,大民屯的白菜长得特别好,我种了200亩,平均每亩地有7500公斤的产量。”与此同时,受今年大白菜总体供应量减少影响,大民屯白菜的地头价儿每斤较去年涨了三到五分钱,涨幅在10%-16.7%之间。“80%都被酸菜加工企业预订去了,菜价好,一亩地多卖500块钱不成问题。”付新成高兴地说。

  有人欢喜有人愁。刘先生的酸菜加工专业合作社在新民市初具规模,眼下正是集中收菜的时间段。“每年收菜的时候,资金的一次性使用需求就非常大,再加上今年菜价比去年涨了,真‘打不开点儿’啊。”新民市有50余家登记注册的酸菜加工企业,刘先生说出了他们共同的难处。

  都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有没有可能让信贷资金定向流入新民市大白菜从“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化的链条里?

  还真有。就在刘先生发愁的时候,新民当地总部银行——新民农商银行普惠小微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了门。凭着酸菜加工企业的资质、捏在手里的销售订单、个人信得过的信用状况等,新民农商行为其提供了200万元的信用贷款。贷款很快就办了下来,刘先生得知,这项业务是银行今年专门为他们这些酸菜生产加工企业量身打造的,叫“金信酸菜贷”(以下简称“酸菜贷”)。

  为白菜种植加工业特意推出一项专门贷款,这在当地金融服务历史上还没有过。

  “新民市酸菜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腌渍规模化生产具有30多年的丰富经验,不仅具备原材料优质等优势,还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10月29日,新民农商行普惠小微服务中心主任韩忠山告诉记者,经过充分调研分析,结合地区酸菜产业情况及生产周期特点,该行创新设计推出了“酸菜贷”,在满足酸菜生产加工企业在秋菜上市季节的流动资金周转需求的同时,更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推进新民地区优势产业发展。

  “酸菜贷”受到了当地酸菜生产加工企业的一致欢迎。截至目前,已有7家获得“酸菜贷”资金扶持,合计金额3090万元,其中有4家企业获得了无抵押纯信用贷款。同时,还有多家企业的“酸菜贷”业务正在洽谈办理过程中。

  采访手记“酸菜贷”破了题

  银行有资金,新型农业主体有需求,如何从金融供给侧进行改革,创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服务?“酸菜贷”破了题。

  “酸菜贷”服务于新民市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中的一环,一个小切口却串起了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产业链条,既可以推动酸菜产业向好发展、又可以提升种植户经济效益。从提升整个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服务乡村振兴等多个角度来说,设计得既用心又巧妙。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业在承担普惠责任的同时,也有自身发展的需求。新民市的大白菜种植和酸菜加工业全国闻名,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稳定。把“酸菜贷”打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信贷产品,不仅可以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也为银行本身带来了稳定发展的契机,形成共同做大做强、银企双赢的局面。

  采访中,沈阳市政府参事、辽宁社会院金融所研究员张献和对这一款特色金融服务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值得肯定,为金融行业更好地服务‘三农’起到了示范作用!”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