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百姓关注
流感进入高发期!疾控及中、西医专家联手支招
流感科学“防、治、养”全指南来了
时间:2025年11月27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5年11月27日

  核心提示

  冷暖交替,病毒活跃,当前正值冬季流感高发期。面对流感病毒,您是做好了科学防护,还是仍存有许多疑问与困惑?家中一旦有人出现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该如何判断是居家观察还是立即就医?抗病毒治疗的“黄金48小时”如果错过,又该如何应对?治疗流感,消炎药和抗病毒药究竟该如何选择?

  11月26日,本报与市政府办公厅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疾控专家和中、西医专家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播间,就今冬流感预防和治疗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现场回答读者和网友提出的问题,全方位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助您安心度过流感季。

  本期嘉宾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制部副部长 齐英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二科主任 李兴海

  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主任中医师 李涵

  西医之治疗流感

  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方式进行氧疗。

  抗病毒治疗

  (1)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获益最大。基于多病原流行的现状,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前,建议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2)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如流感病毒病原学阳性,仍应抗病毒治疗。

  (3)有传播给高危人群风险的流感患者,建议给予抗病毒治疗。

  (4)重型/危重型患者根据病原学结果,疗程可适当延长。

  (5)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和增加药物剂量。

  抗流感病毒药物

  目前,我国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三种。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吸入喷雾剂)。

  (2)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

  (3)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

  中医之预防和治疗流感

  中医怎样认识流感?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版)》中指出,流感属于中医“外感病”的一种,根据感染的流感病毒亚型、流感流行季节、流行地域可进一步细分为伤寒、春温等疾病。大多数为轻症患者,可根据初期临床表现辨证施治,一旦邪毒入里化热转为重症则以热毒为核心病机,恢复期患者往往气阴不足,需按照轻重分型辨证论治,同时尚需秉持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原则灵活应用。

  中医认为哪些原因可能与流感症状有关?

  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可因感受寒邪引发外感,也有患者为了退热降温恣食寒冷导致内伤寒湿,这是由于寒邪所致;触冒热邪,或因情志压力大而气郁化火,过分“进补”而化热,或喜食辛香燥热之品,都可能助化热邪加重病情;外寒内热,室内过于温暖而化生燥邪,或久居空调房内、温差过大,可能因寒热错杂而致病;平素喜贪凉饮冷,过食肥甘、湿滑、酪浆之品易化生湿热而致病;体质虚弱、起居不节、正气不充、以致卫外藩篱不固,属因虚致病。

  此外,中医认为“风性善行数变”,即风邪致病具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变幻无常,发病迅速,传变迅速的特点,这和呼吸道传染病有类似之处。“风为百病之长”,外感病因的寒、湿、热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因此,流感要先辨别寒、湿、热的性质,再根据病性的虚实、伏气还是新感,辨证论治方能取得良效。

  “风、寒、热、湿”等因素,体现在流感中一般表现为哪些症状?

  如恶寒怕冷、无汗、流清涕、咽不红、舌淡、苔薄白为风寒证;如发热恶风、有汗、鼻塞浊涕、咽红、舌尖红、舌苔薄黄为风热证;夹湿则头身困重、腹泻或便黏滞、食欲不振、苔滑腻。

  儿童积食可直接导致中焦湿热,进而三焦不利,体现为类似风湿热夹杂的感冒症状。

  你知道吗

  关于流感需要了解这些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疫情。

  2.流感的主要症状?

  流感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或不明显,少数病例可有咳嗽、鼻塞、流涕、咽干痛、声嘶等上呼吸道症状,体温1-2日达高峰,3-4日后逐渐下降,热退后全身症状好转,乏力可持续1-2周,上呼吸道症状持续数日后消失。流感潜伏期1-4日,最短为数小时,最长可达4日。

  儿童得了流感全身症状重,可见持续高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明显疲乏等,而鼻咽部症状相对轻;老年人、孕产妇、肥胖者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3.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4.流感的传染源来自哪里,如何传播?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5.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经济且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感染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做好日常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用手触碰眼、口、鼻;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必要时戴上口罩;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等。

  (4)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相关链接

  预防流感,两招简易穴位按摩手法学起来

  按揉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位于虎口,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操作方法:采用拇指按揉法在穴位上操作,右手拇指按揉左手合谷,左手拇指按揉右手合谷。揉动的过程中,以自己感到酸胀为度,带动皮下组织运动,拇指和皮肤之间不能有摩擦。在两侧合谷穴上按揉持续时间各约3~5分钟,每天早晚各做1次。

  揉擦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操作方法:采用擦法操作,左手擦左侧,右手擦右侧。先擦热双手,握空拳,以两手拇指指间关节背侧,紧贴于鼻梁两侧,上下摩擦;或以中指指腹上下摩擦。上下一次为一拍,可做4个八拍或以发热为度。每天早晚各做1次。

  重点关注

  流感高发期已至

  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期。根据国家疾控中心监测,当前全国流感活动水平明显上升,且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本次流感流行季前期将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流行,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

  沈阳市的流感流行季一般为10月至次年3月,11月至次年2月、3月呈现高发趋势。目前,沈阳市流感报告病例处于上升趋势,小年龄组尤其是学生占比较大。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流感样病例采样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均为H3N2,与全国流感监测的优势毒株一致。

  连线实录

  问:我家里人得了流感,应该如何判断是在家吃药,还是到医院治疗呢?

  答:如果您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确诊流感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一般流感患者在家口服用药即可。但当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出现基础疾病症状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就医治疗。患者符合重型或危重型流感诊断标准时(例如:小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惊厥、意识障碍、呼吸急促、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表现等;成人持续高热,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后气喘明显加重、呼吸频率加快,指脉氧下降,肺CT短期内进展较快等),应及时治疗。

  问:得了流感,48小时内吃药有疗效,那如果错过了这48小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应对措施吗?

  答: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获益最大。基于多病原流行的现状,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前,建议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指导治疗。但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有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如流感病毒病原学阳性,仍应抗病毒治疗。

  问:得了感冒,怎么判断是要吃消炎药还是抗病毒药?

  答:流行性感冒属于病毒感染,不需要服用消炎药。但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留取标本送检病原学,在出现细菌感染指征时,根据医生建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问:奥司他韦、帕拉米韦这两种治疗流感的药物有什么区别?

  答:奥司他韦、帕拉米韦都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主要包含胶囊、颗粒剂以及干混悬剂三种口服剂型,其中胶囊、颗粒剂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适用于2周龄以上儿童及成人。而帕拉米韦为静脉用药。目前也推荐大家应用RNA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

  问:家里有流感患者,该怎么做好居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

  答:(1)患者尽量在单独的房间休息,避免与健康的孩子或老人接触;如果家中空间有限,无法完全分开,可以通过划定活动区域、设置屏障等方式减少直接接触;

  (2)所有家庭成员与患者密切接触时要佩戴口罩并定期更换口罩,避免重复使用;

  (3)直接接触患者或其呼吸道分泌物后,及时清洁双手。

  (4)对于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75%酒精进行擦拭。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建议规律作息,适度锻炼,注意保暖,健康饮食,根据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问:通过制作香囊来预防流感有用吗?如何制作?如何使用?

  答:中药香囊里的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吸进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改善患者嗅觉功能。

  常用香囊中药如藿香、佩兰、白芷、冰片、艾叶、石菖蒲、苍术等。可选择数味草药制作香囊,制时每种等分,用无菌纱布(或其他消毒的纺织品)做成数个香囊,约20克一包,悬于案头、床头、门楣、窗口,亦可悬于卧室、车内、卫生间、办公室等场所,其所具有的芳香避秽之力有助于远离不正之气。一般7天香味逐渐减弱或消失即可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接触芬芳之品即过敏者,属禁忌之列。辛香透达之品,长久使用有伤正化燥之弊,对于禀赋不足、阴虚瘦弱者,不宜用之过久。

  问:有的市民朋友治疗流感时喜欢几种中成药一起用,认为“好得快”,这样可取吗?

  答:中成药是通过药证相应、切合病机而起效的,因此对证选择一种合适的中成药即可。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一般3~5天或症状消失即停止用药,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问:现在都讲养生,未病先防很重要,办公室里火热的“八段锦”、大家到单位首先泡上的“养生茶”,这些有没有用?中医有没有预防流感的小妙招?

  答:普通人群可选用生黄芪9g、金银花5g、广藿香3g,每日一剂,开水泡服,代茶频频饮服。能饮茶者,可选择老白茶清解宣透,避免外邪内陷。容易体虚感冒、自汗恶风者可选用玉屏风颗粒预防服用。

  生活调摄顺应气候变化,“避之有时”,适时增减衣被。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卫生,居处通风、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饮食不过食、偏食,以清淡、营养为宜,戒烟限酒。劳逸结合,心情愉悦。加强运动锻炼,在量力而动基础上采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功法以健身强体。

  问:很多市民选用中成药治疗流感,有哪些建议?

  答:市售的中成药中,大多是清热解毒之品。但流感的病因很多,并不都属热毒,因此居民按经验自行购药后有时起不到应有的疗效。正确选药可以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改善生活质量。这其实需要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小雪节气气候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市民朋友比其他时节更青睐“补冬”,因此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外界的风寒病邪,选药时也要注意风、寒、湿、热、虚的因素。

  (2)因地制宜:北方供暖时室内较为干燥,也有市民朋友喜欢在室内吃冷食,这时容易有表寒里热证、寒热错杂证等复杂证候表现。有的市民朋友在互联网上看到了防病治病的方剂,并不一定都适宜当地,要甄别选用。

  (3)因人制宜:以特殊人群为例,儿童不是小号的大人,小儿外感容易挟痰(如咳嗽咳痰)、挟滞(如食积),也容易挟惊(即老人常说的“热惊风”),故儿童外感,要考虑这些情形。老年人是外感后发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如出现典型症状,要尽快进行治疗,避免小病拖成大病。以不同体质为例,气滞、湿热体质的人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肥腻。因此,建议市民朋友们科学就医,执业中医师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的“辨证论治”疗效更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徐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