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百姓关注
沈阳公安交警教你应对拥堵、暗冰与团雾
时间:2025年11月17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5年11月17日

  为有效引导市民群众科学合理规划出行,11月16日,沈阳公安交警发布本周工作日交通安全出行提示。

  本周出行提示

  1.市区交通流量高峰时段预测:11月17日(周一)起,早晚高峰时段市区主干道交通流量相对较大,部分校园、医院周边的主干路可能出现短时间交通缓行甚至交通拥堵。预计17日(周一)的早高峰、21日(周五)的晚高峰时段,市区主干道交通流量较为突出,其他时段交通运行态势相对平稳。

  2.预计早高峰交通流量集中的路段有:东西快速干道(兴华街至西塔街西向东、联盛巷至广宜街东向西)、南二环路(腾飞二街至南京街西向东)、黄河大街(龙山路至泰山路北向南)、重工街(元江街至建设大路北向南)、滂江街(小河沿路至珠林路南向北)。

  3.预计晚高峰交通流量集中的路段有:东西快速干道(兴华街至广宜街西向东、奉天街至胜利大街东向西)、南二环路(青年大街至南京南街东向西)、重工街(建设大路至元江街南向北)、黄河大街(崇山路至泰山路南向北)、南五马路-文化路(振兴街至三好街西向东)。

  安全出行要点

  1.应对天气变化:降速、控距、亮尾

  (1)降雨时段,路面摩擦系数降低,须提前减速,与前车保持平时2-3倍安全车距,避免急刹车、猛打方向引发侧滑。

  (2)气温骤降后,清晨、夜间及桥梁、坡道、背阴路段易出现暗冰或霜冻,途经时务必放慢车速,谨慎通过。

  (3)遇低能见度天气,及时开启近光灯、示廓灯或雾灯,切勿使用远光;若遇团雾,立即减速并驶入就近安全区域等待,切勿在行车道停车。

  2.车辆养护:杜绝“带病上路”

  (1)提前检查刹车系统、蓄电池、防冻液,更换适合低温的机油,确保车辆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转。

  (2)轮胎胎压保持标准值,磨损严重的轮胎及时更换;备好防滑链,应对可能出现的冰雪路面。

  (3)出车前雨刷被冻住时切勿强行启动,避免电机损坏;行车中车窗起雾,及时开启空调除雾模式。

  3.驾驶习惯:规避人为风险

  (1)低温天气开暖风行车易犯困,须定时开窗通风,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疲劳时立即停车休息。

  (2)早晚高峰时段,市区主干道及校园、医院周边易拥堵,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错峰出行;途经路口、斑马线时减速慢行,留意行人与非机动车。

  (3)坚决杜绝酒后驾驶、超速、违法超车等危险行为,驾乘人员全程系好安全带,守住安全底线。

  冬季农村道路安全从拒绝八类行为做起

  进入初冬时节,农村地区道路条件特殊,弯多坡陡、路面较窄,加上出行多以面包车、摩托车、货运车为主,交通安全风险不容忽视。11月14日,沈阳公安交警发布冬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提醒,以下这八类行为要坚决杜绝。

  ◆无牌无证驾驶危害大

  驾驶车辆应当依法取得符合准驾车型的驾驶证,并且随身携带驾驶证,悬挂机动车号牌,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无证驾驶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等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面包车超员载客

  微型面包车车身结构强度不足,制动性能和侧倾稳定性差,若超员行驶,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加之农村地区道路狭窄,陡坡、急弯较多,容易发生侧翻、刹车失灵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骑乘超载灾祸多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使用方便,是走亲访友、上集市购物的重要交通工具,往往会承载一家老小或大量物品。由于摩托车行驶稳定性较差,若再超载人员或物品,将增大车辆负荷,改变车辆重心,使驾驶人对摩托车的操控性变差,甚至出现前轮翘起、转弯困难等险情,严重威胁驾驶人、乘坐人及路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货运车辆超载

  货运车辆超载,会导致轮胎因负荷过重而变形甚至爆裂,还容易使车辆转向困难、刹车失灵,进而导致交通事故。

  ◆酒后驾驶危害大

  酒后驾车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饮酒会导致驾驶人触觉能力、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引起视觉障碍和身体疲劳,轻者与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和人员发生剐碰,重者危及他人和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摩托车稳定性差,驾驶人饮酒后出现中枢神经麻痹、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平衡感减弱等状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切记饮酒不驾车,驾车不饮酒!

  ◆驾驶报废车辆上路

  报废车辆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械性能差、零部件老旧,操作灵活性、稳定性、制动性能等大大降低。驾驶报废车辆上路,容易出现半路熄火、刹车失灵、转向失控、爆胎等各种险情,危及驾驶人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当车辆达到报废标准,要严格按照报废程序进行报废处理,切勿驾驶报废车辆上路。

  ◆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

  摩托车机动灵活但稳定性较差,在发生事故时致残率、致死率极高。因此,摩托车驾乘人员要按规定佩戴合适的头盔,科学数据显示,佩戴高质量摩托车头盔能够有效减少头部伤害。此外,驾驶人最好穿着颜色明艳的衣物或反光衣,切忌为挡风御寒反穿外衣,以免影响正常操作,引发事故。

  ◆通过冰雪路面时车速过快

  冬季雨雪天气后,路面易结冰积雪,摩擦力大幅降低,车辆制动距离会显著延长,转向灵活性也会明显下降。农村地区部分道路无防滑设施、视线较差,且弯道、坡道较多,若车速过快、急刹车或猛打方向,极易导致车辆侧滑、甩尾甚至失控相撞。驾车通过冰雪路面时,需提前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避免急加速、急制动和急转向,可更换雪地胎或安装防滑链增强抓地力,骑行摩托车、电动车时更要降低车速,谨慎避让,防止滑倒摔伤。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徐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