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百姓关注
秋冬衔接关键期,霜降养生有讲究——
中医专家详解“饮食+起居+运动”综合调养方案
时间:2025年10月23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5年10月23日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时期。10月22日,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傅纪婷提醒市民:霜降节气的中医养生应注重饮食调养、起居调适、运动锻炼、心理调节以及中医护理等多个方面,以有效预防疾病。

  饮食调养

  需适当增加热量摄入

  滋阴润燥:霜降时节,天气干燥,燥邪易伤肺,导致鼻干咽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等症状。中医认为,秋季属肺,肺喜润而恶燥,因此应多食用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银耳、百合、白果、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等。

  温补食材:随着气温下降,人体的代谢也会相应减缓,需适当增加热量摄入。中医建议多食用一些温补食材,如葱、姜、蒜、羊肉、牛肉等,以补充身体的阳气。此外,红枣、核桃、莲子、花生、山药等也是很好的选择,它们不仅能补充身体的热量,还能增强免疫力。

  防秋燥的食物:秋季易伤津液,平时应适当多饮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萝卜、番茄、豆腐、银耳、柿子、香蕉、白菜、洋葱、藕、木耳、苹果、葡萄等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功效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感,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清淡饮食: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长期大量摄取盐会导致身体浮肿,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起居调适

  特别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

  及时添衣:霜降时节,气温骤降,人体阳气较弱,容易感受寒凉。因此,要及时增加衣物,特别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以防寒邪入侵。

  规律作息:应避免赖床不起,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睡前可用热水洗脚,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皮肤保养:秋天人体皮肤易干燥、脱屑,贴身衣服应定期换洗。手足保养上,要保持双脚干爽,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宽松些,袜子要透气护肤。

  运动锻炼

  活动量不宜过大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体内的阳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霜降时节,运动量可适当加大,以促进身体出汗,达到排毒的效果。如慢走、跑步、骑行、打篮球、游泳、跳绳、打太极拳等,每天坚持30-4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注意运动量:虽然运动有益健康,但活动量不宜过大,不宜过度劳累。应避免大汗淋漓,以免阳气过度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心理调节

  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保持平和心态:秋季万物凋零,易令人产生消极低落的情绪。要避免抑郁情绪的出现,建议多到户外运动,多听欢快的音乐,读书、旅行等。

  宣泄积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

  中医护理

  艾灸温阳散寒

  艾灸:霜降时最佳的外用进补手段就是艾灸,适当艾灸可平喘镇咳、温阳散寒,提升机体抵抗力。可以施灸肺俞穴,如果肩膀肌肉僵硬酸痛,可以加灸天柱穴、大椎穴、肩髃穴。

  穴位养生:霜降时节,可以通过按摩或按揉特定穴位来进行养生。例如,按揉迎香穴、合谷穴,可预防和减少感冒、鼻炎的发作;按揉中脘穴,可以和胃健脾,补虚益气。这些穴位的按摩或按揉可以帮助调和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