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百姓关注
白露养生:多维度综合调养 应对秋燥与寒湿
时间:2025年09月08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5年09月08日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中医师李研提醒,白露时节,市民要从多维度综合调养,帮助适应季节转换。

  起居调养:早卧早起,保暖护阳

  建议21时—22时入睡,5时—6时起床,以敛阴护阳,同时需注意防寒避湿:

  穿衣原则:重点保护腹部(防腹泻)、肩颈(防风寒)、足部(防寒从脚生),避免“秋冻”过度。

  居家细节:撤凉席、换薄被,避免睡地板或久坐潮湿木凳;空调温度不低于26℃,防止寒湿侵入关节。

  饮食养生:滋阴润肺,少辛多酸

  润燥首选银耳、百合、梨、莲藕、山药等。葡萄、乌梅、山楂等酸味食物可敛肺气。暑湿未尽时可食用薏米、赤小豆、茯苓等。

  禁忌:辛辣(葱、姜、辣椒)、油腻及海鲜;冷饮、冰镇食物易致脾胃虚寒。

  情志调摄:宁心安神,疏解悲秋

  情绪管理:多参与登山、绘画、音乐等集体活动,或晨间散步接触自然,疏解“悲秋”郁结。

  穴位辅助:按揉内关穴(腕横纹上三指)、太渊穴(腕前区)各3-5分钟,可安神定志、宣肺理气。

  运动养生:动静结合,微汗为度

  运动以温和为主,避免耗气伤津:

  推荐项目: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晨练宜在9时后,避开低温时段,运动后及时擦汗、更换衣物。

  特殊人群调养建议

  老年人:饮食低盐低糖,注重足部保暖,睡前温水泡脚(40℃,15-20分钟)。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注重颈部保暖,常熏鼻。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