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发布安全提示,遇到火灾,避险没有规定定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优判断。发生火灾后,应保持沉着冷静,兼顾衡量选择逃生与避险两种措施,避免因盲目慌乱逃生,选择了错误的方式,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家中起火
1.如果火势较大、难以扑救,应果断撤离并带上房门,防止烟气向外扩散蔓延,切勿因贪恋财物,错过最佳逃生时机。如果是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起火,燃烧反应会非常剧烈,燃烧范围大,很容易阻断撤离路线,这也是为什么蓄电池不能进楼入户的重要原因。
2.一旦家中火势较大、难以穿越撤离,应迅速退到远离起火部位,最好是有门窗的房间内,关闭房门,第一时间拨打119,告知被困位置等待救援。等待时注意接听电话,可以用床单等布料堵住门缝,阻止烟气进入并观察窗外情况,是否具备雨搭、空调等紧急躲避条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床单连接或结绳的方式保护自己紧急转移,确保头部在窗外呼吸到新鲜空气。
其他住户或楼内公共区域起火
牢记“远离浓烟”避险原则,根据火灾形势科学判断,选择适合的避险措施。
1.如果开门发现外面充满烟气,应果断退回家中,关门等待救援。
2.如果外面没有烟气,此时应根据建筑结构布局、楼梯间性质、起火位置综合判断。
(1)从建筑结构布局来看,居民住宅通常划分为单元式、塔式、通廊式。其中,单元式住宅较为常见,在确保安全出口畅通的前提下,可以就近选择天台或消防连廊转移到另外一个单元。对于塔式住宅来说,两部疏散楼梯位于中间,呈剪刀式居多,楼梯之间用防火实墙分隔开,当其中一部楼梯无法逃生时,可以选择另一部楼梯逃生。通廊式住宅,通常疏散楼梯位于两侧,可以选择水平方向远离起火位置的疏散楼梯撤离。
(2)从楼梯间性质来看,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要好于敞开楼梯间,前提是所有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常闭状态。
(3)从起火位置来看,如果起火点位于本楼层以上,逃生相对更加安全。
撤离时选择“向上”还是“向下”的原则:如果起火点位于楼层上方且逃生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向下撤离的方式。如果起火点位于楼层下方,对于住在高层的居民来说,向下疏散的距离较长,遇到浓烟的概率会随之增加。此时,如果天台或消防连廊位于楼上且距离较近时,在逃生环境允许、疏散通道畅通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向上撤离的方式。
火灾避险注意事项
一是不能因为慌乱而忘记报警,特别是被困无法撤离时。
二是不能盲目从窗口往外跳,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三是遇到浓烟切勿强行穿越,烟气是火灾亡人的致命因素;在烟气较轻时应采取保护口鼻的措施低姿避险;在无烟情况下,应以速度优先。必要时,也可就近利用室内消火栓积极进行自我保护、延长等待时间。
四是理性看待湿毛巾的作用。湿毛巾主要是为了防止高温烟气吸入体内灼伤呼吸道,防止烟气里面的固体颗粒进入呼吸道引起剧烈咳嗽,但对于具有致命作用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起不到隔离作用。平时在家中可以常备防烟面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必要时可以起到一定防护作用。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