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召开2024年沈阳市公共场所卫生业务工作推进会议,百姓沐浴“蓝盾护航”专项行动和游泳场所“提质合规”专项行动正式启动。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部副部长孟娥介绍,公共卫生安全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开展百姓沐浴“蓝盾护航”专项行动和游泳场所“提质合规”专项行动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卫生安全的场所环境,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专项行动主要通过法律法规培训和专业人员点对点帮扶,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和完善制度,配备卫生设施,加强水质检测,提升场所的卫生管理能力;探索水质在线监测,应用检测数据智能分析锁定卫生管理风险点,对水质实时进行分析和管理;建立联络机制和帮扶机制,建立一企一策、一馆一案;实行管水人员资格考核制度;开展企业满意度调查,确保帮扶的内容为企业所需,企业的获得为管理所用;做好效果评估,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专项行动期间,加强沐浴场所和游泳场所卫生安全的自查自纠,建立“包保到人服务到户,责任到人监管到户”机制,聚焦水质安全,重点监督检查水处理设施设备的有效运行,消毒剂投放方式、剂量、时间、效果等,并对水质的检测数据进行科学研判,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市民进行社会监督,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联动格局。(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樊华)
相关链接
市民游泳时应关注以下两点
一看卫生资质。游泳场所通常会在入口处醒目位置公示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管理制度、检测报告等内容。
二看信誉度等级。信誉度等级分为A级、B级和C级,A级单位卫生状况优秀,B级单位卫生状况良好,C级单位卫生状况一般,卫生信誉度等级也会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对于游泳场所来说,还应该看看池水的消毒情况。市民进入游泳场馆应该闻到淡淡的余氯味道,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应在0.3-1.0mg/L,浸脚池水游离性余氯应在5-10mg/L,当泳池水游离性余氯小于0.3mg/L,说明泳池水的余氯过低,水中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当泳池水游离性余氯大于1mg/L,说明泳池水的余氯过高,会对人体的皮肤和黏膜会产生刺激作用。
同时,要求游泳场所设置水质公示板,每天定时对游泳池水温、pH值、泳池水和浸脚池游离性余氯等进行自检,并将结果公示在醒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