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百姓关注
辽宁疾控发布提醒:强降雨后预防肠道传染病
时间:2024年08月14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4年08月14日

  近些天,全省多地出现强降雨。正值高温炎热天气,本就是各种肠道疾病高发季节,强降雨后,增加了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8月13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提醒,降雨过后一定要保证生活环境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强降水可能造成垃圾站、厕所、化粪池等卫生设施被淹,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大量外溢,环境和生活饮用水源有被污染的风险;同时蚊虫滋生增加,正常的生活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水灾过后极易出现各类传染病的流行。

  把住“病从口入”关

  强降水可能导致群众家中、院落进水,此时需要特别注意,被淹过的食物容易被水中微生物污染导致变质,食用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这种食物千万不要食用。同时,强降水后空气潮湿闷热,食物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腐败变质,食用后容易引起肠道疾病。所以常温下存放时间较长的饭菜、出现霉变的粮食,以及在冰箱中储存时间在3天以上的食物尽量不要食用,短时间冷藏后的剩饭剩菜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强降水可能导致一些畜禽类、鱼类死亡,这些死亡的动物可能已经感染致病微生物,食用后可能引起肠道疾病,千万不要食用。 此外,在发生内涝的地区,为了防止肠道疾病发生,应尽量不要生食瓜果、不要喝生水。

  把住消毒关

  对于被水泡过的餐具等物品以及可能受到污染的环境要进行彻底清污,并严格进行消毒处理,对于耐高温的物品,可以通过沸水蒸煮15分钟以上的办法进行消毒。受灾区域的单位,尤其是临时安置点、医院、学校等人群聚集处,要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并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宣传及防控工作。

  把住个人卫生关

  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增加自身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增加机体免疫力。一旦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头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尚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