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来,1月11日,沈阳市消费者协会通过本报发布消费提示,提示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假期进行娱乐、出游、培训、购物等消费活动时,要注重消费安全,做到安全、科学、理性消费,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冰雪娱乐 安全为先
参加冰雪运动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安全意识,不涉险穿越冰面,不在无人看管的冰面玩耍。如进行滑雪、滑冰或冰雪娱乐项目时,一定到资质齐全、设施完善的正规场所,根据自身实际,按照相关要求,科学选择项目。尽量要有家长或教练陪伴,要听从指挥,遵守规则。
购买玩具 查看标识
寒假期间正逢春节,家长为中小学生选购玩具等节日礼物时,要在正规场所或正规网站购买,注意查看商品名称、厂名厂址、执行标准、产品检验合格证、安全警示标识等信息。特别注意金属玩具、塑胶玩具等要有3C标识。要根据儿童年龄等情况选购玩具,拒绝购买有可能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玩具。
外出旅游 理性消费
寒假外出旅游时,家长要做好目的地攻略,多了解旅游目的地历史、地理、物产等相关知识。如果乘坐大型游乐设施,要注意查看使用注意事项、警示语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乘坐,听从工作人员指挥。购买当地土特产时,要科学理性购买。就餐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点餐,践行节约理念,反对浪费。要自觉践行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消费理念。
参加培训 签订合同
参加假期兴趣班或培训,要注意查看培训机构是否有办学许可证等资质,还要查看授课老师是否具备教师资格证或相关资格证。家长要充分考虑孩子兴趣爱好、距离远近、时间安排等。要与培训机构签订书面合同,规定学习费用、时长、次数、场地、退费、违约责任等内容。尽量避免一次性缴纳大额培训费,要尽可能选择周期短、金额少的培训费用。要索取并妥善保管缴费凭证。(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