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百姓关注
全市累计铺设“场所码”17.6万个
时间:2022年09月01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2年09月01日

  市信息中心副主任宋东斌介绍,为进一步加强疫情常态化、精细化防控工作,助力流调溯源精准高效,按照市防指工作部署,市大数据局、市信息中心在充分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场所码”系统,并部署在盛事通App中供广大市民便捷使用。

  “场所码”可为各级各类场所生成专属二维码

  我市“场所码”依托盛事通平台开发建设,可为各级各类场所生成专属二维码,主要应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健康核验和流调溯源工作。它能够精准标识场所地址、场所名称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还融合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大数据行程卡等数据,实现了扫码自动登记、智能健康核验,同时也提升了核验通行和追溯排查效率。“场所码”作为疫情防控有效技术手段,已经在国内地区普遍应用。

  在开发设计时,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考虑:

  1 申领自主性

  全市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场所均可通过盛事通App自主操作,即时生成带有场所名称、类别、地址等信息的“一地一码”,打印张贴即可使用。

  2 应用便捷性

  市民通过盛事通App、微信或支付宝扫描“场所码”,或场所管理人员扫描市民码完成到访登记;无智能手机的老人或儿童可通过场所管理人员扫描物理码完成到访登记。

  3 运行稳定性

  “场所码”系统基于数字政府云底座技术开发建设,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处于全国一流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各类场所扫码应用需求。

  4 数据安全性

  “场所码”系统部署在政务云,广大市民扫码时产生的身份、行程等隐私数据,将全部纳入数字政府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可控。

  “场所码”广泛适用于各级各类场所

  “场所码”广泛适用于各级各类场所。包括政务服务机构、医疗机构、民政服务机构、教育机构等各类社会服务管理场所;农贸市场、商超、餐饮等商贸场所;旅游景点、文体娱乐、宾馆酒店等服务业场所;公交、地铁、机场、火车站等交通运营站场、营运车辆,公园等公共场所;社区、村屯等居民居住活动场所;以及其他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人员出入较多的各类场所。

  各类场所管理者可通过向各区、县(市)防指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请,由各区、县(市)防指及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生成公共场所专属二维码和工作者端账号。同时,各类场所管理者也可登录盛事通App自主申领,自行录入场所信息,自动生成“一地一码”。

  市民可选择微信、支付宝或盛事通App任一方式,通过“扫一扫”功能,扫描“场所码”,自动生成具有场所标识的电子通行证,供场所管理人员核验后通行。也可以由场所管理人员利用盛事通App工作者端,扫描出入人员市民码进行核验,如出入场所已部署智能闸机,市民可在闸机扫码区展示市民码进行自主核验。

  各类场所管理者应当在出入口醒目位置张贴“场所码”

  截至8月30日,全市累计铺设“场所码”17.6万个。其中,居民小区:铺设6030个,覆盖率91.12%;商场超市:铺设8577个,覆盖率25.12%;医院诊所:铺设4850个,覆盖率79.51%;公共场所:铺设46386个,覆盖率76.54%;党政机构:铺设1485个,覆盖率70.71%;三站一场:铺设355个,覆盖率100%。

  为了充分发挥“场所码”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将围绕“场所码”部署率100%、管理者配备率100%、常态化应用率100%,三个一百的工作目标,持续加强“场所码”部署、应用和优化工作。同时,号召广大市民和各类场所管理者,积极响应、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出入公共场所扫码核验工作: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