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百姓关注
市营商局
畅通诉求渠道 优化审批服务 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时间:2022年04月21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2年04月21日

  “市营商局将从优化准入审批、放宽准入门槛、提升准入服务等方面,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4月20日,在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上,市营商局局长刘晓虹详细介绍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关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开通抗疫专线 畅通诉求渠道

  市营商局把解决企业群众实际问题作为衡量营商环境建设的最高标准,进一步畅通企业群众诉求渠道。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开设“12345”抗击疫情专线,建立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受理解决企业群众疫情诉求问题,做到10分钟响应、30分钟办复、3小时解决,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7×24小时不打烊,叫响“12345,有困难找政府”。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拓展诉求渠道和服务内容,先后增设了2号键物资保障专线、3号键心理咨询专线、5号键远程医疗咨询专线、6号键游子热线、8号键企业复工复产专线,持续关注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情况。

  专线自3月21日开通以来,累计受理疫情诉求15.9万件,主要涉及疫情防控、核酸检测、交通管控、市民出行、医疗救治、市场监管、物资保障、流调溯源等方面问题,其中,12.6万件问题由话务人员依据知识库即时答复,其余3.3万件诉求第一时间分转相关单位办理,诉求办理工作做到日清日结,办复率达100%。在已办复的诉求问题中,紧急医疗救治、生活物资供应、特殊群体救助等群众急难诉求970件,复工复产手续办理、纾困解难政策咨询、跨区域通行、物资运输等企业咨询求助问题1485件。

  解读发布政策 全力助企纾困

  4月18日,市营商局联合商务、金融、税务、人社等部门,举办了“春风送暖政策落实月”云上宣讲会,帮助企业快速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精准兑现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开展“送政策、解难题”助企行动,将工信、科技等14个部门的118条惠企政策,逐条制作成“政策图谱”,提炼申报条件、执行标准、联系方式,形成读得懂、易传阅的“惠企政策包”,组织各区、县(市)及市直部门干部以“云送达”方式精准推送企业。运用沈阳政务服务网、沈阳营商数据服务平台,积极宣传《沈阳市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影响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等惠企政策,有效扩大政策知晓面。加大对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政策的指导服务,帮助复工复产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供应、流动资金、物流运输、市场销售、防控物资保障等问题,建立要素供需对接机制,引导企业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促进发展。

  优化审批服务 助力复工复产

  疫情期间,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线上办”“不见面审批”,引导企业群众选择“网上办、预约办、电话办”等方式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经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计,疫情期间全市线上累计受理政务服务事项85655件,网办率达96.58%。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第48号通告要求,4月18日至19日,沈阳市政务服务中心线下业务受理试运行。从即日起,中心57个服务窗口全面对外开放,线上、线下同步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市营商局制定了《沈阳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疫情防控管理指南》和《沈阳市政务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全面保障政务服务窗口运行。

  热点问题解答

  四大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问:请问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下一步市营商局还有哪些具体的工作安排?

  刘晓虹:市营商局将从优化准入审批、放宽准入门槛、提升准入服务等方面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优化准入审批方面: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对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精细化、标准化梳理,推动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的办理要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要素“同质同标”,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无差别”办理,进一步压缩准入审批的自由“裁量权”,给予市场主体平等的自主权和准入机会。

  在放宽准入门槛方面: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制。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办理过程中,对一些制度类的申请材料试行告知承诺,对勘验、审查等特殊环节试行后置办理,不断放宽企业主体的准入条件。此外,还将出台容缺受理清单,明确容缺办理事项、容缺要件、容缺时限等要素,为企业办事提供便利。

  在提升准入服务方面:再造办事服务流程,集成式服务和深化“一件事”改革,依托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企业营业执照与涉企经营许可证的“证照联办”。申请人只需填写一张表单、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办结营业执照和后续经营许可,推动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同时,推出市场监管领域“企业变更一件事”,将企业名称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经营地址变更等纳入“证照联办”范围,实现营业执照与经营资质变更同步办理,做到“一次就办好”。

  此外,对今年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市营商系统将提供“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针对急需办结手续的重点项目,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不受工作时间限制,可享受八小时外“延时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加班为项目单位办理相关业务,确保项目及时办结相关手续。针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出门办理审批手续的重点项目,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为项目单位提供“上门办理”服务,主动上门为项目单位提供业务支持、指导帮助。

  急难诉求专班重点跟踪

  问:我市抗击疫情专线帮助市民快速解决了很多急难诉求问题,请问市营商局具体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

  刘晓虹:开通抗击疫情专线,是疫情期间市委、市政府畅通企业群众诉求渠道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核心和重点就在于一个“快”字,也就是快速回应诉求,快速解决问题,市营商局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知识库建设,八成问题即时答复。12345热线实时跟进梳理我市相关文件、疫情信息,以及各职能部门、各区县(市)涉及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企业扶持等政策内容,更新疫情政策专题知识库内容179条,指导话务人员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咨询服务,即时答复率达到80%,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

  二是实行专班机制,急难诉求重点跟踪。针对疫情期间需要特殊关注的急难问题,组建两个工作专班:市直部门牵头的疑难问题工作专班,负责急难诉求提级办理;市营商局诉求办理工作专班,负责疫情诉求推进办理,全局34名处级干部24小时轮班值守,针对紧急特殊问题建立工作台账,第一时间通过工作群提示相关单位快速解决,解决一件、销号一件。在已解决的近千件紧急诉求中,老人等特殊群体救助问题78件,重要物资转运116件,防疫管控218件,肾透析、孕产妇临产、肿瘤放化疗等紧急就医问题499件。

  三是强化督办催办,转办诉求日清日结。通过数据发布、督办催办、舆情提示等方式,推动各单位按照首接负责的原则,加快解决企业群众诉求问题,在确保办理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日清日结。

  目前,这些措施已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市营商局将秉承响应迅速、解决到位、反馈及时的原则,践行“12345,有困难找政府”理念,持续为全市企业群众提供服务,解决问题。(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吴妍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