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贺燕,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做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通报新增感染者情况
2022年3月24日0时至24时,我市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1例系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例系集中隔离点例行核酸检测发现;新增95例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其中85例系集中隔离点、封控区、管控区内例行核酸检测发现,10例系社会面非管控人群中发现。
市卫生健康委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派120负压急救车第一时间将上述人员转运至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断治疗。
快速斩断疫情传播链条 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当前我市本轮疫情防控进入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疫情防控短板弱项,快速提升疫情防控应对能力,坚定信心、坚持不懈,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快速斩断疫情传播链条,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守住防线,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在“早、快、严”上下功夫。要突出“早”字,分秒必争,围绕早发现,建立健全信息尽早搜集、高效直达机制,推动社区防控专班和大数据专班协同运转,提高多点触发机制的灵敏度;要突出“快”字,提速加力,进一步加快流调溯源、转运隔离、信息发布、区域管控、核酸筛查,切实提升疫情处置效率和质量;要突出“严”字,抓住人与人之间物理阻断这一关键,加强社会面管控,扩大包围圈和管控范围,不折不扣把应隔尽隔、应隔快隔要求落到实处,坚决阻断疫情向社会面传播。
科学划定,严格落实重点区域管控措施。精准排查病例活动轨迹,科学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按照封控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的要求,实施分区分级分类管理。对于违反重点区域防控政策、扰乱秩序,引起新冠肺炎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将依法从严追究法律责任。
持续加强全员核酸检测。截至2022年3月24日22时,我市第四轮全员核酸采样工作已结束,现在正全力进行实验室检测。2022年3月26日6时至22时,我市启动第五轮全员核酸采样工作,请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相关要求组织好、落实好。
第一时间流调 第一时间转运 第一时间管控
沈阳积极开展“提级流调、提速排查、提格管控”,第一时间开展流调,第一时间安排转运,第一时间隔离管控,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截至3月24日24时,本轮疫情关联的密切接触者8967人、次级密切接触者20865人,已全部落实了分级管控措施。
对涉疫场所进行严格管控,实施终末消毒。截至3月24日24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感染者的行动轨迹,本轮疫情累计划定疫点1308个,累计完成终末消毒面积达428895平方米。
经综合研判和风险评估,对达到相关防疫标准的集中隔离人员,有序分批次解除集中隔离。截至3月24日24时,本轮疫情共解离密切接触者1064人,均按规定落实闭环转运、居家健康监测等要求。
配合就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最好的负责
这次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而且隐匿性强、症状不明显。只有反应及时迅速,尽早通过高频次核酸检测把病毒捞出来、捞干净,才能阻止病毒的传播。
当前,我们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为了让大家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配合就是最大的支持,就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最好的负责。请大家严格遵守居家监测、封控管控等防疫措施,做到足不出户、严格居家;请服从安排,积极配合做好全域核酸检测;请关注官方信息和防疫指引,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居家或隔离期间,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请务必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屯)报告。
采样时要轻张口、不喊叫、不做深呼吸
核酸检测前两小时要避免进食喝水,以免因为棉签对咽喉部位的刺激,引起咽喉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有可能因为咽喉不适引起幼儿哭闹,造成幼儿的误吸和窒息。
前面人员刚采完,不要急着上去做,更不能立刻取下口罩,要保持安全距离,等医生完成上一个采样手消毒,拿出新棉签后,再迅速上前采样,完毕后立即佩戴好口罩。
儿童在父母的陪同下采样时必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不随意触碰公共设施,采样完毕后立即回家用免洗手消毒液或肥皂水清洁双手。
在核酸采样过程中,有些被采样人员张口喊“啊”,这一操作危险性很大。如果被采样者是阳性患者,他在喊“啊”的同时会将大量病毒呼出,并在采样区域形成气溶胶,这样会造成采样点环境的直接污染,不仅将采样者包围进病毒气溶胶中,而且等下一位进行检测时,也增加了吸入风险。因此核酸采样过程中待采样者要轻张口、不喊叫、不做深呼吸。(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