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5G手机的市民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距离较远的两个区域之间移动时,手机怎么自动切换到4G网络了?8月6日,记者采访获悉,为了保证5G信号的全覆盖,5G基站建设已进入“宏站+微站+皮站(室内分布系统)”组合模式阶段,对5G信号“查缺补漏”,以保证5G信号满格。
5G信号频率高 需要基站数量多
8月6日上午,记者赶到沈阳世博园,当天,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分公司(以下简称“沈阳铁塔”)5G基站建设人员正在对景区周边和景区内的基站进行维护。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沈阳铁塔已在沈阳建成5000座左右的5G宏站,有人印象里,5G基站应该是宏站那样高高的信号塔,其实除了宏站,沈阳市目前还建成了1000座左右5G微站。同时,在桃仙机场航站楼、地铁9号线等室内区域,还嵌入了一定数量的皮站(室内分布系统)。
沈阳铁塔通信发展部副经理赵飞解释说,5G采用毫米波高频率信号,如果5G只采用以往在3G、4G时期使用的宏站,就不能为与其距离稍远的用户提供足够的信号保障。所以,5G需要建设大量微站和皮站。打个比方,宏站是村庄中心的大喇叭,村庄周边可能听不清楚,如果在村庄每家每户都安上小喇叭,那么每家每户就都可以听到信息了。5G时代,微站和皮站就是传播信息的小喇叭。因此,想要保证5G高速率和广覆盖的需求,基站建设数量就要足够多。
世博园里的基站会“隐身”
赵飞介绍,沈阳铁塔为世博园提供的综合解决方案采用“宏站+微站”的组合模式,宏站8座,微站40座。其中7座宏站分布在景区周边,在主入口广场,世博园大门左前方大约一千米的位置,就有一座高高的白色基站塔,类似于市民日常见到的基站塔;另一座宏站建在景区的正中央。
世博园的8座宏站不能满足景区信号覆盖无死角的要求,于是沈阳铁塔又在景区内建设了40座微站。记者进入世博园景区内,如果不是赵飞的指点,根本发现不到微站的痕迹。离主入口不远的一个看似普通的监控杆上,除了监控器,还挂了五个白色的盒子,它们分别是音箱、Wi-Fi和两个微站。园区内的微站全部采取这种隐身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园区正中央的1座宏站也隐了身,它是一座仿生树型基站,跟周边的松树合为一体,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据介绍,目前世博园景区8座宏站全部开通5G信号,40座微站也具备了全部开通5G信号的能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
5G来敲门 我们一起欢迎它
采访中,赵飞的手机铃声数次响起,是某小区居民对居民楼对面公园里的5G基站选址提出异议。
记者查询后发现,该楼距离基站的直线距离超40米。赵飞很挠头,这处基站是应其他居民要求增强手机信号建设的,且相关部门进行了批复,环保测评显示,基站实际辐射值远在国标之下。一方面,用户要求信号覆盖好;另一方面,都不愿意通信基站建在自家门口。其实这源于对移动通信知识的不了解。
环评工作负责人郝刚奎告诉记者,我国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等多部法规和国家标准,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辐射标准是全球最严格的,比国际标准要求高11.25—26.25倍,比欧洲大部分国家高5倍,且移动通信基站在建设前必须由专业的第三方环保测评,通过环保部门备案审查,辐射值微乎其微,并不会对市民造成任何影响。
5G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已无须赘言。当5G来敲门的时候,还请您欢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