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瓜熟果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经过沈阳人历时一年多的辛勤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结下了让人称羡的硕果。
全市共投入资金2400余万元,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3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然成为沈阳市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
全市组建了1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110支志愿服务支队,757支志愿服务中队。推行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与区、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机制,目前完成结对共建26个,打通了宣传、教育、服务、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各所、站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清洁沈阳”爱国卫生运动、健康快乐伴我行、爱心一元捐等志愿服务活动2300多场,打造志愿者大集等特色项目112个,参与志愿者20余万人,受益群众达百万人次,提升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上下联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花开遍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沈阳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沈阳市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牵头组织,部务会成员挂点指导,各成员单位对口推进。按照有组织、有阵地、有队伍、有项目、有制度的要求,在被确定为全国试点的康平县、省级试点的沈北新区,以及市级试点的浑南区、法库县开展试点工作,同时规范推进非试点地区“一区一品”建设。
康平县作为国家级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在“六大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将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沈北新区创新性构建区、街道、社区、单位四级文明实践阵地,把实践点建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浑南区和法库县自承担市级试点任务以来,成立了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组织架构,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强组织、建队伍、优服务、抓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非试点地区践行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丰富居民生活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文明实践活动,形成了和平区“新时代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沈河区“居民之家”、皇姑区“‘乐享号’便民公益列车”、铁西区“郭明义爱心志愿服务”等品牌项目,有力促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沈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康平经验 “志愿服务为民代理”站点 遍及全县社区
2019年7月23日,康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挂牌。
作为辽宁省首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全国第二批500个试点县之一,康平县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依托县文明实践中心,建立起纵向涵盖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横向辐射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共17个文明实践所和176个文明实践站。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由党员干部为主导、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为主体、基层群众为主力的1个志愿服务总队、40个志愿服务支队、176个中队、500 余个小分队,在文化宣传、理论宣讲、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文明创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实名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4.7万人,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50项,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场次,服务人群达40万人次。
同时,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创建了雷锋车队、文明(爱心)超市、爱心加油站、志愿亲情小号、幸福大院、老年说合团等特色项目,将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个角落。依托“志愿服务为民代理”平台,在全县各村(社区)办事大厅设立“志愿服务为民代理服务站点”,本着“志愿服务,分工到人,为民代理,认真负责”的工作原则,为百姓提供“一站式”“精准式”服务,已经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康平经验”。
在康平县北四家子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活跃着一支老年志愿者队伍——“老年说合团”。这个由老党员、老干部、老前辈、老教师、老代表等组成的“老年说合团”,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处理邻里矛盾纠纷、改善村屯环境、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深受群众欢迎和爱戴,成为文明实践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沈北路径 小红星志愿服务筑成 “15分钟志愿服务圈”
2019年8月和12月,沈北新区先后成为沈阳市、辽宁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该区创新性构建四级文明实践阵地,在1个区级文明实践中心、10个街道文明实践所、120个社区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了432个“一社区一特色”实践点,结合爱心企业、乡贤能人、文化基地等多种形式,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到老百姓家门口,形成文明实践中心网格矩阵。
该区创新“互联网+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建立志愿服务信用“大数据”,无缝对接群众需求。志愿服务“五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形象、统一标识、统一机制、统一线上线下平台,让志愿服务真正走入民心、凝聚民心。
小红星志愿服务是沈北新区精心打造的闪亮品牌。沈北新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为依托,成立区小红星志愿服务总队、街道支队、社区(村)中队和小红星志愿服务小队,全区每月开展一次志愿服务,街道每半月开展一次志愿服务,社区每周开展一次“周末有约”志愿服务。小红星志愿服务超市、小红星志愿服务市集等一系列热点IP,吸引全社会优秀志愿组织。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宛若一颗颗闪耀的小红星,在铺就志愿服务“沈北路径”的同时,筑成群众身边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在区文明实践中心的幸福坊里,还设立了“致富帮帮团”“妈妈客厅”“红色故事会”“树荫艺术家”“手拉手乐教营”等42个志愿服务定期项目。
截至目前,全区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达42367人,开展扶贫帮困等“8+N”志愿服务活动8000余次,惠及群众20余万人次,形成了全区“处处有文明实践,时时有红星闪耀”的浓厚志愿服务氛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吕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