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下简称《规定》)自8月1日起施行 ,其中首次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8月11日,本报与市政务公开办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人士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播间,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并现场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本期嘉宾
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中心主任 高超
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重点保卫处工程师 成垚
新闻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剧增。高层建筑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规定》首次对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和灭火疏散预案、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系统性规定,并新增了七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有效解决了目前高层民用建筑有关消防安全管理要求过于散碎、内容不够系统具体、行政机关惩戒措施不足等问题。
七项违法行为 最高可罚一万元
《规定》增设了七种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10000元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1000元罚款:
1.在高层民用建筑内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未履行动火审批手续、进行公告,或者未落实消防现场监护措施的;
2.高层民用建筑设置的户外广告牌、外装饰妨碍防烟排烟、逃生和灭火救援,或者改变、破坏建筑立面防火结构的;
3.未设置外墙外保温材料提示性和警示性标识,或者未及时修复破损、开裂和脱落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
4.未按照规定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或者安排不具备相应条件的人员值班的;
5.未按照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的;
6.因维修等需要停用建筑消防设施未进行公告、未制订应急预案或者未落实防范措施的;
7.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
电动自行车着火有多可怕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炸事故呈多发态势。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6000余起。以下是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炸导致悲剧的真实案例。
案例一
5月10日,四川成都成华区一居民小区电梯内一辆电动自行车瞬间爆燃,导致5人受伤,包括一名婴儿。
案例二
7月18日,浙江杭州西湖景区一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突发爆炸燃烧,造成4人受伤,其中孩子烧成重伤,烧伤面积达到90%。
案例三
7月18日,湖南长沙雨花区一自建房一层楼梯间存放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12人受伤。
【消防解读】从火灾场所看,居民住宅、自建房和沿街门店是电动车火灾高发场所。
从起火原因看,电气故障和自燃是造成电动自行车火灾的主要原因,分别占电动自行车火灾总数的62.1%和23.5%;过度充电、电池单体故障、电气线路短路是导致电动自行车电气火灾的根本原因。
连线实录
问:我家住高层小区,楼道里经常有电动自行车停放,怎么举报?
答:如果在高层建筑发现电动自行车违法停放或充电的行为,应及时向物业服务企业反映,要求其予以制止。物业制止无效的,应及时报告消防救援机构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为便于相关部门后续处理,建议提供真实有效的、能够反映违法行为发生时间、地点和违法行为人情况的信息。
问:我的电动自行车是通过正规渠道买的,小区物业不让进电梯怎么办?
答:虽然《规定》中明确的是“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并未提及“电动自行车进电梯”,但是无论从保障公共安全角度还是从自身安全角度,电动自行车进入封闭空间都是存在风险的。建议与物业进行协商,建立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及充电场地。
问:我住在老旧小区3楼,可不可以从自家窗户扯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答: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容易导致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的现象。电动自行车长时间充电导致“飞线”在室外裸露,经过风吹日晒,易造成线路短路而引发电动自行车火灾。一旦电动自行车起火,产生的毒烟会在短短十几秒内迅速扩散到整栋居民楼,对楼内的居民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一旦逃生方式不正确,极易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
问:电动自行车可以在家里充电吗?万一着火了怎么处置?
答:首先,建议将电瓶的充电时间控制在8-10小时,因为过度充电也是造成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建议在家中常备干粉灭火器,一旦电瓶起火,在有能力处置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利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
问:电动自行车应该停放在哪儿?
答:根据《规定》,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
温馨提示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如何正确逃生?
★当家中发生火灾且无法控制时,应迅速逃离并报警,逃出起火房间时切记要带上房门,防止浓烟窜出。
★当听到他人发出火灾警示时,应冷静判断起火位置,迅速确定逃生方案。
如果烟雾是从楼上传下来的,且疏散通道的烟雾较轻,应迅速逃离到室外安全区域,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如果是楼道或楼下发生火灾,疏散楼梯间充满浓烟,或所有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堵时,应迅速逃回室内拨打119,在窗口打开手电或挥舞衣物等待救援;若发现有烟雾从门缝窜入,应将家中床单、被罩或衣物等浇湿塞入门缝,为等待救援赢得时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欣 记者 徐佳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