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东北冷涡及地面气旋强烈发展影响,11月7日至9日白天辽宁省将出现暴雪、雨雪冰冻、寒潮、大风天气。西部地区有暴雪到大暴雪、局部特大暴雪。雨雪过后各地气温将下降 10℃—14℃,局部降温达 14℃以上。预计此次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雪量大,并伴随雨雪冻雨,为辽宁省前冬历史罕见。11月6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辽宁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太微,她就这轮强寒潮天气将给辽宁带来的风雪和降温情况给出解读。
成因:
东北冷涡强烈发展
带来雨雪、寒潮、大风
进入11月,由于冷空气后劲不足,不断被暖空气所取代,让我们体会到温暖如春的错觉。周六,冷空气正式抵达,傍晚到夜间沈阳地区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其中康平、法库、新民有小到中雪,局部大雪,市区、辽中为分散性阵雨或雨夹雪。
周六的降雨降温只是前奏,周日到下周一,东北冷涡强烈发展,诱发低层低涡及地面气旋发展,强的动力抬升、水汽辐合作用下,辽宁省将出现明显雨雪、寒潮、大风天气。此次天气过程降水相态复杂,大部地区将出现雨转雨夹雪或冻雨转雪过程。9日东北冷涡旋转引导强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各地气温持续偏低。
特点:
极端性明显
辽宁省前冬历史罕见
王太微表示,本轮降雪雪量比较大,降雪过后还会有比较明显的降温、大风天气。从整个雪量来看,辽宁西部可以达到暴雪到大暴雪,局部地区特大暴雪,雪量在30—50毫米左右;辽宁南部雨量会大些,前期雨量在中雨到大雨;辽宁中部和东部地区后期雪量会达到大雪到暴雪量级,其他地区也在中雪到大雪量级。转雪以后,辽宁会出现降温,48小时以内降温幅度将达10℃—14℃,局部地区降温14℃以上。降温之后,辽宁北部地区的最低温度将在-10℃以下,除了辽宁南部,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会在0℃以下。
预计此次降雪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雪量大,并伴随雨雪冻雨,为辽宁省前冬历史罕见。此次天气过程很有特点:首先,累计降雪量大,相态复杂并伴随冻雨;其次,降温幅度大,雪后低温持续时间长,全省将出现道路结冰;瞬时风力大,海区可达11级,陆地局部10级以上。
过程:
周日傍晚雨雪主体到来
沈阳体会“一夜入冬”
周日白天,沈阳市区是多云转阵雨或冻雨的天气,从傍晚前后开始,将迎来中雨或冻雨天气,雨雪天气的主体正式拉开序幕。周日,沈城最高气温继续大幅度下滑到2℃,最低气温-3℃,北风4到5级。这次寒潮过程降温会非常迅速,沈城气温一夜之间降到近期谷底,从偏暖转为偏冷,体味“一夜入冬”的感觉,请大家及时添衣保暖。
下周一,沈城将出现雨转雨夹雪或雪的状态,下周二总降雪量将达到大雪量级,雨雪天气将导致路面湿滑,提醒大家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注意防滑和交通安全。下周三夜间是多云有阵雪的天气,下周四沈城有云也有阳光,下周三周四的最高气温在2℃附近,最低气温在-4到-10℃之间。
提醒:
道路湿滑小心慢行
风寒效应明显注意防寒
预计本次强降雪、寒潮、雨雪冰冻以及阶段性低温天气为辽宁省前冬历史罕见,需注意供暖保障和供电及电力线路安全,防范电线负重过大发生断裂或电力、通讯基站倒塌和供水管道破裂。雨雪冰冻天气将导致路面湿滑、结冰或积雪,对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需加强防范。
雨雪冰冻、寒潮、大风对设施农业有不利影响,需做好温室大棚的加固、防雪、防寒保暖工作。降温幅度较大,且伴有大风,风寒效应明显,提醒公众做好防寒工作。周一上班上学要打好提前量。
多知一点
关于雪的“冷知识”:
一片雪有多重?
受寒潮影响,本周末华北、东北等地将遭强降雪天气侵袭,辽宁西部等地局地将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一片雪有多重?1毫米降雪有多深?
雪花非常轻,5000—10000朵雪花才有一克重,一立方米新雪有60亿朵到80亿朵雪花。通常情况下,北方的雪较疏松,1毫米降雪量堆积起来可形成8—10毫米积雪;而南方的雪比较密实,积雪约6—8毫米。在北方,100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的积雪重100公斤;在南方,等量的积雪重130公斤。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吕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