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沈阳消费市场恢复得如何? 5月6日,记者通过银联、微信、支付宝、美团、饿了么等多方采集到的数据,从不同维度还原出一幅消费图。
维度一 银联交易
5天沈阳银行卡 日均消费16.4亿元
5月6日,来自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的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月5日,沈阳地区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达到82亿元,日均16.4亿元,较清明小长假日均增长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0.5个百分点,与4月份日常周末相比日均增长了7.38%。
中国银联数据分析师陈汉说,超市、百货购物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及宾馆住宿、餐饮、加油等具有典型假期消费特征的行业已超过往年,或与同期持平;航空、铁路以及市内公共交通等领域正在逐步恢复之中。
维度二 夜经济
兴顺夜市 日均客流量约2万人
与3月份相比,“五一”期间休闲娱乐行业增幅521.60%,餐饮行业增幅216.25%,零售行业增幅48.44%,出行行业增幅64.48%。
其中,夜经济成为消费亮点。小长假前三天的21时至次日2时,微信支付餐饮线下支付金额环比增长447%。
夜宵江湖战况激烈,沈阳市的中街美食胡同、太原街美食街、塔湾夜市等夜经济热门街区备受欢迎,其中,塔湾兴顺夜市节日期间日均客流量约2万人。
维度三 餐饮业
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不断恢复
美团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日活跃量较前期增加30%以上,带动线下餐饮商户浏览量超过350%。这意味着沈阳消费者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正在不断恢复。
饿了么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沈阳火锅订单是4月同期的2.5倍,奶茶是4月同期的2.9倍。一位沈阳市民点出最贵一单奶茶,20杯奶茶饮品共消费356元。支付宝调研显示,有90%的小店对接下来的经营有信心,超过半数的小店有扩大门面、增加预算或是稳步经营的打算。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