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百姓关注
老北市举行省文物总店“黑土家珍”旧藏民俗展
时间:2020年10月16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0年10月16日

  “这个麒麟锁,跟奶奶留给咱的传家宝太像了。”“妈,您看这刺绣帷幔,针脚缝得跟您缝得差不多,看着好亲切啊!”10月15日,辽宁省文物总店“黑土家珍”旧藏民俗展在和平区老北市文奉园开展,络绎不绝的市民在展品前驻足观看,深切地感受到家乡黑土地家藏珍贵宝贝蕴涵的民俗魅力。

  该展览是辽宁省文物总店自1961年成立来举行的首次民俗展,是从成千上万件老物件、老宝贝中精选出旧藏民俗类文物总计468件/组,涵盖了瓷器、玉器、铜器、珐琅器、木器、铜镜、银饰、刺绣、鼻烟壶、文房、家具、枕顶等类别,共10个展厅。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市民对展品非常感兴趣,在观展时都在链接一个记忆。一位大妈说:“你看这个男童帽和女童帽,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帽前面的两个角,那是吉祥如意的意思。我小时候也有一个帽子,没有这么多装饰。”

  辽宁省民俗专家江帆在参观展品后对记者说:“展出什么藏品,展给谁看?这个定位太重要了。‘黑土家珍’这个主题非常贴切。‘黑土’说明我们的展品的地域性。‘家珍’说明它的属性是民间的珍贵藏品,让人一看就有烟火气息。这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户人家或者士绅人家的传家宝。”

  辽宁省文物总店保管科副科长王涛介绍,这些馆藏有很多是非常珍贵的,比如在《满风汉韵》馆中,麻姑献寿等祝寿条幅珍品,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物总店面向社会进行征集的。这些展品都是高质量的精品,也有的是老师傅们走出去,把社会上流散的东西买回来的。这些都是黑土地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对国泰民安的祝福。

  每一件藏品都是活化石,每一件藏品都浸a润一个家庭或者家族行进的故事,唤起参观者对“老古董”“老物件”的文化记忆。在一套小山款笔筒前,一位专家说:“看到这些物品上描述的人物、表现的场景、传达的情绪,感受到北方人的豪放。黑土地孕育的文化性格都投放到我们这些物品上。”

  一位六七十岁的老者难掩内心的喜悦。他说,这些怀旧的老物件,值得全家人一起看,能增进感情,特别是增加爱家乡的自信心,进一步唤醒辽宁人的文化记忆,散发淡淡的乡愁。

  当天一大早,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卫东就来体验网红老北市,就被震住了。他说:“那么早,就有很多市民排队要来参观展览,看得出来老北市的定位非常接地气。这个‘黑土家珍’的展览非常有品质,堪比北京的展览。”

  和平区主要领导介绍,“黑土家珍”民俗展落户和平区、入驻老北市,既体现了省文化演艺集团对和平区的支持和信任,也标志着升级改造后的老北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盛装起航,必将为和平区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杜一鸣、高级记者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