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砥砺奋进的‘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邓颂介绍“十四五”期间沈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成果。
“十四五”以来,沈阳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和文化强市目标,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体旅商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加强理论武装,营造积极舆论环境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45次,举办振兴发展“高端讲堂”学习会12期,筑牢思想根基。创新打造“理响沈阳”理论传播品牌,推出“理响说”“博士说”等新媒体产品1000余篇(条),点击量、阅读量超100万次。举办党的创新理论“六进”微宣讲大赛等宣讲活动24000余场,受众超千万人次。组织市属媒体开设“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等专题专栏百余个,在中央、省主要新闻媒体刊发宣传报道十万余篇。策划“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前沿”等专题专栏,全方位展示沈阳良好发展态势。
繁荣文化事业,推动文旅融合
成功承办央视总台2024春晚分会场、中秋晚会、2025端午特别节目,创新举办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旗袍文化季等品牌文化IP,打造“喜剧之城”“旗袍之都”“歌迷之都”。深入实施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举办“浑河之夏”等品牌活动2万余场次。开展“书香润沈城 阅读向未来”读书季活动7.5万余场。深耕文艺精品创作,杂技剧《先声》成为中国杂技史上首部获得“文华奖”的作品,实现历史性突破。
大力培育动漫、游戏、电竞、微短剧等新经济新业态,全市规上文化企业达到503户,居全省首位,实现营收281亿元。推出“180+”精选文旅消费场景升级,叫响“沈水之阳,我心向往”品牌。
文明城市名片享誉全球
高质量举办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等重大仪式活动,推出央视纪录片《底色·英雄》等英雄题材作品21部,叫响英雄城市名片。“十四五”期间,累计推荐评议市级“身边好人”400名,1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三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连续四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对外宣传生动有效。做优做强“沈阳发布”政务新媒体矩阵,制作“你好,沈阳”系列短视频30余期。通过亚洲网联盟推送工业互联网大会、旗袍文化季等稿件60余篇。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群总粉丝数超400万人,总曝光量超过5亿次,生动呈现活力、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
“十四五”以来,沈阳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主任的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颁布实施《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三部地方性法规,实施沈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形成“三山、三水、一城、多村”全域历史文化保护格局。
大力实施沈阳方城、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提升和工业遗存活化项目,打造老北市“最沈阳”、红梅文创园等一批城市文化地标。创意打造沈阳旗袍文化季等品牌文化活动,2024央视春晚分会场选址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晚会融入大量沈阳特有的文化元素,向全世界观众展现了沈阳独特的城市文化魅力。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倾力打造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及影视制作等十条重点文化产业链,创新推出浑河外滩、咖啡小巷等多元场景200余项,举办大型音乐节、演唱会80余场,全面叫响“中国沐浴休闲之都”“啤酒之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许非)
辽公网安备 210112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