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沈阳环卫系统庆祝第35个环卫工人节。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沈阳环卫事业围绕“城市环境品质跻身全国一流行列”的目标,努力实现关键跨越。
据介绍,沈阳环卫目前正从“扫干净”到“扫出品质”,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逐年提高,“随处可坐、触目皆净”正从口号变为现实。从“清垃圾”到“治理垃圾”,建筑垃圾数字化监管平台投入使用,资源化利用率稳步提升。从“人工为主”到“智慧赋能”,环卫管理正式迈入“数智时代”。同时,沈阳已提前完成冬季除雪的设备检修、物资储备和队伍组建,确保“雪停路畅”。
环卫工作,看似寻常,却是观察城市治理水平最直观的窗口。过去一年,沈阳环卫正努力从“城市美容师”向“城市治理师”转变。过去,我们称环卫工人为“城市美容师”,强调的是他们体力劳动的辛苦与奉献。但新提法是,推动他们向“城市治理师”转型,成为城市的“合伙人”。这背后是理念的巨变。当环卫工作不再局限于清扫路面,而是拓展到“城市家具”一体化保洁、治理“微空间”时,环卫工人就成了城市品质的塑造者和维护者。这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在最末梢的生动体现。工作更有尊严、技能要求更高、社会价值感更强,这支队伍的内生动力才能被真正激活。
过去一年,沈阳环卫正从“一把扫帚”向“一网统管”转变。“智慧环卫”不是新词,但沈阳的目标是构建“一网统管、全程可控”的现代治理体系。比如,过去市民打电话投诉某处垃圾堆积,指挥中心派单,环卫车出发,处理完反馈。流程长,效率看运气。现在,AI摄像头自动识别垃圾满溢,系统自动派单给最近的无人清扫车或网格员。同时,建筑垃圾车从出工地到消纳场,全程GPS定位、视频监控。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从经验管理到数据决策,AI识别、物联感知、大数据分析……这些“高大上”的技术,最终都落脚于让城市管理更聪明、作业更高效。工具的革命,必然带来效率的革命。
过去一年,沈阳从“扔掉的垃圾”向“脚下的资源”转变。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表示,沈阳今年积极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探索“无废城市”建设路径。这就不再是简单的环境卫生问题,而是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我们听了很久,但如何让它物归其位,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循环经济体系。当建筑垃圾能变成再生骨料,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全民习惯,这不仅是为城市“减负”,更是为发展“蓄能”,让绿色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城市治理千头万绪,环卫是“面子”,更是“里子”。一个干净、有序、智慧、绿色的城市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最基础的营商环境。“扫”出一座城的精气神,“管”好一个家的里外事。这背后,是无数平凡劳动者的坚守,更是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们身边最真实的投射。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
相关新闻
沈阳开展环卫工人节 “感谢有您”活动
10月27日,沈阳开展环卫工人节“感谢有您”先进风采展示活动。
活动前,与会代表参观了“橙光映城——沈阳环卫工作者人文影像展”。作为活动的承办方,中环洁辽宁区域总经理张传永在观展时表示:“从传统扫帚到智能装备,这些影像镌刻着环卫事业的伟大变革,彰显了我们环卫人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每一幅画面都在诉说着我们环卫工作者的专业与尊严、都是践行劳动最光荣理念的生动诠释。”
据悉,在今年环卫工人节上,“沈阳市大东区城市管理局”“中环洁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获“2025年度沈阳市环境卫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中环洁(沈阳)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荣获“2025年度沈阳市环境卫生工作突出贡献奖”。当日,最佳城市美容师代表在会上作了感人至深的发言,展现了新时代环卫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于海)
辽公网安备 2101120200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