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市委金融办联合多部门精准服务“首贷户”拓展行动,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打通小微企业“首贷难”堵点问题,并取得显著成效。自“首贷户”贴息政策实施以来,全市新增“首贷户”已突破1000户,首贷投放规模实现15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324万元,切实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
在服务覆盖上做“加法”
“加”强服务载体。市委金融办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营管部,推动成立1个市级首贷服务中心及3个区级分中心,整合政策解读、融资辅导、银企对接等功能,打造“一站式”首贷服务平台,拓宽首贷服务覆盖广度与触达深度。
“加”深政策触达。以“2025沈阳·畅融工程”融资对接平台为抓手,分层分类开展融资对接活动,举办16场大型、230场中小型对接会,精准触达企业2800户,广泛宣传首贷贴息政策和办理渠道,提升政策知晓率与企业参与积极性。
在成本负担上做“减法”
“减”轻融资成本。实施“首贷户”贴息政策以来,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324万元,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与创新发展中。
“减”少对接障碍。组织全市驻沈银行机构举办“首贷户”贴息政策专项培训会,详细解读政策实施细则、申请条件及操作流程,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首贷群体的专业能力和主动意识,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能便捷、快速地享受政策红利。
在效能提升上做“乘法”
“乘”势政银协同。联合人民银行省分行营管部、银行机构,形成以政策为引领、机构为支撑的三方联动机制,通过培训强化银行服务能力,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放大首贷服务整体效能。
“乘”上科技赋能。引导银行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潜在“首贷户”进行精准识别,推动首贷服务从“被动对接”转向“主动触达”,提升首贷拓展精准度与效率。
在流程优化上做“除法”
“除”去服务堵点。持续优化首贷服务中心运营模式和首贷服务中心线上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首贷服务便捷度与企业获得感。
“除”清领域盲区。依托“畅融工程”,健全银企精准对接机制,针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与特色行业,持续开展首贷拓展专项行动,助力“首贷户”规模有序增长、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