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沈阳市公安局出台18项举措 全方位服务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年08月15日来源:沈阳日报
[字体: ] 打印
沈阳日报 2025年08月15日

  8月14日,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悦发布《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服务高质量发展18项举措》。

  此次出台的18项举措涵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领域,是公安机关立足“国际化、现代化、实战化”新型警务战略,以“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沈阳公安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为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保驾护航。

  服务创新发展 助力产业振兴

  沈阳市公安局聚焦全市10个重点产业集群、21条重点产业链,创新建立“总链长—链长—警长”三级服务机制,由市局领导、属地分局领导、派出所所长分别担任“三长”,为企业提供治安整治、交通保障、审批服务等“一站式”护航。同时,出台《沈阳市智能网联车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支持无人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和商业化运营,并加强低空经济安全保障,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公安机关将定期开展“保知护企”法律宣讲,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专利商标权等违法犯罪,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经济犯罪案件将实行“四个一律”快速办理机制,确保案件“快受、快侦、快破、快反”,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服务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同

  针对沈阳大型活动增多的趋势,公安机关将推行“一馆一策、一地一策”前置服务,优化活动审批流程,实行安全许可与票务销售“同步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在沈阳故宫、浑河外滩等重点景区打造专业“旅游警察”队伍,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擦亮沈阳文旅品牌。

  保安服务行业也将迎来规范化升级。公安机关将提供“法制宣讲+便捷服务+保安培训”三上门服务,并在全市设立15个保安从业人员服务中心,实现保安员证“就近办、便捷办”,保安服务许可证7个工作日内办结。

  服务绿色发展 打造宜居环境

  在生态保护方面,沈阳公安将构建“生态警务”体系,设立森林警长、生态警长,强化对浑河、辽河等重点区域的联合执法,严打非法倾倒危废、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

  同时,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整治“村霸”“沙霸”等涉黑涉恶问题,并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服务开放发展 优化涉外服务

  为助力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沈阳公安推出“盛·境”惠企政策包,为高技术人才提供签证、永久居留等便利措施。同时,在中德、中俄等国际产业园区建设“24小时智慧无人警局”,实现81项公安业务自助办理。

  此外,桃仙国际机场将设立“综合服务驿站”,为外籍人士提供驾驶证办理、交通法规咨询等暖心服务。

  服务共享发展 提升政务效能

  沈阳公安将持续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新车上牌”“外国人来华工作”等事项“一网通办”。货车通行管理也将更加便利,轻型封闭式货车可通过“交管12123”App申领电子通行码,全天候通行二环内限行区域(特殊道路除外)。此外,依托“967110”涉企服务热线和“辽宁公安7110平台”,公安机关将主动收集企业诉求,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受理”向“主动征询”转变。

  【新闻延伸】

  沈阳市公安局聚焦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建立“总链长—链长—警长”三级服务机制备受关注。

  沈阳市公安局营商环境建设支队支队长李众介绍说,沈阳正围绕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战略目标,重点产业是沈阳支撑东北亚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引擎。为此,全市公安机关主动融入沈阳产业发展大局,以护航产业链安全、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创新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工作。

  “总链长—链长—警长”三级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建立分级负责机制,与工信、发改、农业农村、大数据局进行了密切对接,及时动态掌握全市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涉及企业和项目信息,由市局领导担任公安机关服务产业链“总链长”,各属地分局领导担任“链长”,派出所所长担任“警长”,各分、县(市)局向企业派驻驻企联络官,及时解决企业诉求问题。

  建立专班协同机制。为每个产业链“总链长”配备由治安、刑侦、经侦、交警、法制等多警种业务骨干组成的工作专班。产业链“总链长”合理调配警务资源,组织专班定期召开会议,针对产业链企业诉求问题,共同分析研判,制定工作措施,合力推进解决。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对于产业链企业提出的同时涉及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事项,工作专班主动对接相关政府部门,协调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建立跟踪督办机制。工作专班对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任务进行全程跟踪,明确工作目标、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及时推进、取得实效,为产业发展赋能增效、保驾护航。

  内部筑牢防护网从源头上减少侵权风险

  公安机关是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主力军,沈阳公安呼吁企业要注重提升企业自我保护意识。

  第一,知识产权保护的“源头防线”在企业自身。沈阳市公安局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不少侵权案件的发生,根源在于企业内部防护机制的疏漏,比如,商业秘密管理不规范、核心技术资料保管不严等。企业作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者和持有者,对自身技术、品牌的价值和风险点最清楚,只有从内部筑牢防护网,才能从源头上减少侵权风险,这比事后打击、挽回损失更具根本性。

  第二,产业升级倒逼保护模式转型。当前,沈阳产业发展技术迭代快、创新密度高。单纯依靠公安机关“被动接案、事后打击”,难以应对快速发展、情形复杂的侵权风险。引导企业主动建立全链条保护机制,比如提前做好专利保护、完善涉密人员管理、建立防侵权预警机制等,才能形成“预防在先、防控结合”的格局,构建“企业主责、公安护航、社会协同”的保护生态,让企业从“要我保护”变为“我要保护”,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更精准、更高效。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欣 记者 张晓宁)